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植物學碩士,專注于植物、環(huán)境、生態(tài)學研究?,F(xiàn)為《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青春版《博物》編輯。
植物通常給人的印象是綠色的,會進行光合作用養(yǎng)活自己,然而其中的少數種類卻依靠真菌生存,因此被稱作菌生植物。它們的生境隱蔽,植株矮小,極……
蓍草,又名蓍、千葉蓍,在新疆、內蒙古部分地區(qū)可見野生,生于山坡或潮濕草地,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可見栽培。蓍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莖堅直,葉互生……
近些年來,在家中栽種豬籠草、捕蠅草等食肉植物,在國內日漸成為一種時尚。從早期帶著神秘色彩的“食人樹”原型,到當下的觀賞植物消費,人們對……
聽說過“花茶”“花草茶”“花果茶”,居然還有“花湯”?這些名頭到底有何異同?用花做飲料,古今中外的人們各有辦法。而今天市面上五彩繽紛的……
蘋,又名田字蘋、四葉蘋,在華北及其以南大部分省區(qū)都可見到,生于河湖、溝渠、水田之中的淺水處或水畔濕地上。蘋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細長……
酸模,古稱莫菜、酸母、酸迷,如今別名酸溜溜,我國大部分省區(qū)都可見到,生于溪邊、山間林下或草叢中。酸模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葉條狀,基部箭形……
莧,古時指數種植物,例如如今的三色莧、凹頭莧等,有些種類全國大部分省區(qū)都可見到,常在路邊、荒地、草叢等處野生。各種莧菜大多為一年生草本……
茶梅,可能原產于我國和日本,如今多見栽培品種。茶梅為小喬木,葉互生,橢圓形,革質;花單生于嫩枝枝頂,依品種不同,花有玫紅色、粉紅色、淡……
海邊的植物,生活空間往往被擠壓得非常有限。為了開辟新的棲居地,很多植物的種子與果實落入大海,隨洋流漂泊流浪。作者通過多年調查,講述了多……
美人蕉,原產于熱帶美洲,我國華中、華東、華南、西南等地常見栽種。美人蕉為多年生草本,高可達1.5米,葉互生,長圓形,寬大;總狀花序,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