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南疆
發(fā)布時間:2013年02月04日 文章出自:行天下 作者: 劉若寒
標簽: 阿克蘇地區(qū) 和田地區(qū) 烏魯木齊市 喀什地區(qū)

南疆美,天上看南疆更美。
都說好風景要付出代價。我們浩浩蕩蕩的隊伍輾轉上千公里,60只熱氣球飛行數(shù)日,只為去看一眼那個別人看不到的南疆。
因為“此景只應天上有”,所以,一切都值得。
阿圖什起航

2005年,中國航協(xié)在南疆舉辦了由60個熱氣球參加的國際邀請賽。聽聞此消息,我們很興奮,提前數(shù)月便開始訓練,更新好各項器材,做足了準備。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來自天南海北的熱氣球愛好者從烏魯木齊集結出發(fā),坐火車一路搖搖晃晃來到阿圖什,比賽正式拉開帷幕。
比賽投標

越?jīng)]規(guī)矩的東西越難掌握。熱氣球就是一項“不守規(guī)矩”的運動,因為沒有主動的橫向動力,它只能“隨風而行、隨遇而安”,風吹到哪里它就飄到哪里,所以熱氣球比賽一般不比“飛得高、飛得遠”,而是比“飛得準”。這也是熱氣球運動最大的樂趣所在。
怎么裁定“飛得準”呢?就需要在比賽場地上“投標”,圖中草地上的黃色十字便是“標帶”,一般長為1.7米,共重70克。比賽中,飛行員要做的就是操控熱氣球接近地面,將號投向黃色標帶,誰扔得越接近,誰就會獲勝。投標完成后,為了不影響其他賽手的成績,還要盡快飛離標帶,降落在投標處200米以外的地方。如果降落在200米以內的區(qū)域,會被扣分。
準備器材

別說60個絢麗的熱氣球在天空中齊飛,光看這整理裝備浩浩蕩蕩的場面就已經(jīng)相當震撼了。
起球

熱氣球主要由“三大件”組成:球囊、燃燒器、吊籃。我們看到最養(yǎng)眼的部分就是球囊。它可不是普通面料制成的,而是用帶有防火涂層,具有特殊密度的尼龍或滌綸材料縫制而成,可以耐受160℃高溫,遇到明火時也只會收縮而不易燃燒。燃燒器則是給球囊加熱的裝置,一般用丙烷或民用液化氣作燃料。吊籃就是承載飛行員的部分了,一般由鋼索和藤條編制而成。
玩熱氣球極其講究團隊合作,個人英雄主義在這項運動中可行不通。雖然在空中的飛行可以獨自完成,但是起飛前的準備和降落時收傘都需要地勤人員幫忙。對一個有經(jīng)驗的團隊來說,從卸載裝備到氣球飛上天空只需要十幾分鐘。
飛翔

經(jīng)過一系列起航前繁瑣的準備工作,我終于如愿以償飛上天空。從空中俯瞰南疆大地,戈壁的盡頭是巍峨的山脈,山脈的盡頭又是無邊的戈壁,原本碩大的氣球在千里戈壁的映襯下,立刻渺小了許多。飛翔在這無邊天際的感覺,簡直難以言喻。
雖然美景無限,但飛行中遇到的危險可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比如有一次在青海飛,因為燃料馬上就要用光,眼下剛好有個空曠的院子,當時覺得降落在那應該沒什么問題,誰知道院子里跑出來一個人大喊,說不要落這兒??僧敃r我的燃料已經(jīng)所剩無幾,而且飛得很低,只能堅持做完了降落的動作。
那個人很生氣,說要去找領導。我心想我有飛行員執(zhí)照,這次飛行又經(jīng)過審批,警察來了也沒什么害怕的。
過了一會兒小伙子回來了,不過沒見他帶什么領導,卻聽見110的警車呼嘯而來,原來這不是個普通的院子,而是一個油庫,院子所在的土山下面就是油罐,如果真把戰(zhàn)備油庫點著了,六千噸油一爆炸,半個城就沒了。
轉場

阿圖什飛行完畢,我們轉場前往阿克蘇繼續(xù)比賽。因為熱氣球無橫向動力的特點,在城市間轉場需要車載前進。拉著60多只熱氣球,浩浩蕩蕩的車隊一路上不知吸引了多少眼球。
轉場過程中,最麻煩的問題就是整個車隊如何聯(lián)絡。一般來說,頭車作為指揮車,因為車隊實在太長,所以將中間30、40、50號車作為中間聯(lián)絡車,比如頭車要呼叫尾車,就像傳接力棒一樣從10號傳到20號,再從20號傳到30號,以此類推。

我們上午出發(fā),中午簡單吃了點馕和面包,一路行進,下午4點左右到達了阿克蘇。
白晝黑夜,阿克蘇!

阿克蘇市位于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西北邊緣、塔里木河上游,因水而得名,維吾爾語意為“白水城”。自古這里就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也是龜茲文化和多浪文化的發(fā)源地,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譽。
我們的到來讓這個邊陲小城頓時沸騰起來。夜幕還未降臨,我們稍事休息便整裝待發(fā),進行一個激情四溢的盛大游行。

夜幕降臨,幾十只熱氣球同時點亮,把整個城市裝點得像在夢境一般。首先是熱氣球表演的特色節(jié)目,叫做“夜間系留”,就是把熱氣球豎起來,固定在地面一個地方。尤其在夜深人靜的晚上,氣球就像一個個點亮的大號孔明燈,充滿意境。
噴火表演

熱氣球表演中另一個拿手絕活就是噴火表演。我們的車隊載著卸下球囊的燃燒器,裝滿燃料,點起烈焰,緩緩行駛在阿克蘇的大街小巷上,整個阿克蘇被帶入一片狂歡之中。

當晚,不下十萬群眾傾巢而出,觀看我們持續(xù)了一個半小時的噴火表演。高達五、六十米的烈焰把阿克蘇照耀地如同白晝。

在這次表演中,我們創(chuàng)造了很多新的噴火方式。比如首尾接龍、左右開花、搖擺噴等,還可以從頭尾向中間回籠,伴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噴……
轉戰(zhàn)喀什

第三站:喀什!
在這個國內最高的室外毛主席立像面前,我們徹底感受到了這座城市與眾不同的氣質。在空中來看,如果阿克蘇是灰黃的“土色”,那喀什就是一片綠意。遠處是開闊的綠洲,更遠處則是皚皚的雪山……
別樣視角看喀什

到達第二天,真是天公作美,我們遇上了晴空萬里的小風天,這是熱氣球飛行的最佳天氣,既安全又有點速度感,可以從容地調整高度,欣賞美景。沒有比賽的任務,我們自由自在地“玩著飛”。
我駕球越過矮墻,飛過樹梢,新發(fā)的嫩芽從指尖滑過,那嬌艷欲滴的綠色觸手可及;飛過村莊,與下面驚奇又興奮的人們揮一揮手;飛過湖面,用吊籃做一個漂亮的蜻蜓點水……
“蜻蜓點水”是飛行員們最喜歡挑戰(zhàn)的高難度動作,就是駕駛熱氣球飛到水面上,控制熱氣球,用氣球底部點到水面。說來簡單,但要是掌握不好要么就點不到水面,要么就點水過深,輕者濕鞋,重者會濕到腰。
我是第一個駕駛熱氣球做“蜻蜓點水”的人。把吊籃底部浸在水里,氣球在湖面“滑行”,仿佛有種在劃船的錯覺。




熱氣球跳傘

因飛機跳傘會受到氣流干擾,很難有瞬間的下墜感。所以一直以來,熱氣球都是跳傘運動員訓練時鐘愛的飛行器,所以熱氣球跳傘成為一項將兩項運動集于一身的有趣項目。許多跳傘高手都能很熟練地駕馭熱氣球,也有許多熱氣球選手是從跳傘運動轉來的。由于熱氣球屬于航空一部管轄,而跳傘歸屬航空二部管理,這兩項運動的結合也讓這兩個部門“親密”起來。
有一位曾獲世界冠軍的跳傘高手,還曾跳過上海金茂大廈和中央電視塔,現(xiàn)場為我們表演了精彩的熱氣球跳傘。

這是降落傘的傳統(tǒng)表演項目:空中拉煙。此外還有空中放信號彈、空中放禮花、空中展旗等,都是降落傘的特色表演項目。

一位剛接觸熱氣球不久的MM也要小試牛刀。雖然低空跳傘高度不高,但只有一次開傘機會,沒有備傘,所以要珍惜機會啊。
對新手來說,學習熱氣球飛行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到目前為止,全國取得熱氣球飛行駕照的飛行員只有400多個。駕駛熱氣球需要具備很多條件,比如身體要合格,性格要適合。曾經(jīng)就有一名熱氣球愛好者,因性格不合適在報名學習時被勸退,后來不甘心,買了熱氣球自己飛,在一次飛行中不慎觸到高壓電線當場身亡。
吃喝玩樂在南疆




位于喀什的香妃墓,伊斯蘭風格建筑,因伊斯蘭教無偶像崇拜的習俗,所以建筑多以幾何裝飾圖案為主。
洛浦街上香飄四溢的烤全羊。
在喀什的一個果園,當?shù)嘏笥蜒埼覀兂燥?,餐前滿桌豐富的水果就把我們看飽了。
這位漂亮的小姑娘住在喀什著名的高臺民居里,這里是游人常去的地方,當?shù)厝艘灾谱魇止に嚻窞樯?,在那里也能看到傳統(tǒng)的新疆歌舞表演。
和田謝幕

最后一站,我們來到“美玉之鄉(xiāng)”和田。我?guī)袭數(shù)氐囊晃恍姓T一起飛,在空中他感慨地說:“在和田生活了這么久,我還是第一次站在空中看自己的家鄉(xiāng)!”
隨著最后一站和田站比賽的落幕,整個南疆熱氣球之旅也落下帷幕。氣球降落時,地勤人員忙碌著開始收傘,高價租用的裝載車駛到降落現(xiàn)場等待裝上巨大的熱氣球。
玩兒熱氣球雖然浪漫刺激,但卻要付出昂貴的費用。燃料費、氣球折損費、運輸費、雇傭協(xié)作隊員的費用等等都是不小的開銷,大概一次2個小時的飛行,要花去幾千元,一些隊友只能迫不得已做一些商業(yè)飛行來貼補費用。

熱氣球無論飛到哪兒,最能吸引小孩子的目光。飛在空中時,孩子們就在平屋頂上奔跑跳躍,追逐我們的氣球;如果降落在地面上,孩子們便會一窩蜂地涌上前去摸氣球。
看著這群活潑的小家伙,我更加熱愛熱氣球飛行。它讓我脫離了原有的軌道,看到了別樣的世界。
最開始飛,可能會更關注技術層面,比如怎么飛,如何飛得更精準。后來,技術慢慢嫻熟了,鏡頭中的美景就成為我專注的焦點。如今,當志同道合的朋友們?yōu)橹w行的夢想,從天南海北相聚而來,那份久違的情誼,更讓我動容。當然,還有在我堅持飛行的那么多年里,嘗到的所有的酸甜苦辣。
為了堅持飛翔之夢,一切付出都值得。

【轉場路線】

南疆熱氣球轉場行程路線:
烏魯木齊——阿圖什——阿克蘇——喀什——和田。

【空中看點】
阿圖什:
經(jīng)過考察,我們最終選擇開闊的阿圖什體育場作為起航地,當?shù)厝艘卜Q其為跑馬場,一旁是具有當?shù)亟ㄖL格的體育館。
阿圖什最大的看點是城外像火焰山一樣的連綿山脈,很壯觀。
阿克蘇:
在阿克蘇,也選擇在城市中心的廣場起飛。
與阿圖什相比,阿克蘇更現(xiàn)代,有不少高樓大廈,城市也干凈。
喀什:
喀什的起航地點在毛主席立像前的大廣場,還有喀什城外的一個“城堡”,其實就是當?shù)氐囊粋€旅游景點。
空中看喀什最大的亮點就是雪山。開車出城走兩個多小時,可以看到著名的慕士塔格雪山。另外,城市中間有一片大馬扎,也就是城市墓地,在空中看相當震撼。
和田:
和田站的比賽也是在城市中心廣場起飛。
和田最震撼人心的就是城市周邊的大戈壁,可以繞著塔克拉瑪干沙漠飛。
【適合季節(jié)】
一般來說,對熱氣球影響最大的天氣因素是風,所以在寒流不斷的冬季不適宜飛行。在南疆,最好的飛行季節(jié)是五一至十一期間,夏季不僅天氣狀況好,空中的風景也更美。此外,能見度過低也不適宜飛行,一般能見度在1.5公里以上才能起飛。
【初學熱氣球】
如果對熱氣球飛行感興趣,可以去具有資質的航空單位或俱樂部體驗飛行。當親身體驗后,會發(fā)現(xiàn)書本、電視上看到的與親自乘坐熱氣球飛行是有很大區(qū)別的。
如果想學習熱氣球飛行,需要經(jīng)過多項考核。首先是體檢,一般在民航醫(yī)院進行,檢查項目很細,有血、尿常規(guī),肝功,內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心、腦電圖,胸透,B超,電測聽,轉椅等檢查。符合飛行員2類體檢標準后,將獲取體檢合格證。
有恐高癥的愛好者不用擔心,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心理性恐高,可以通過訓練適應并克服。筆者在多年教學過程中,僅遇到過一名患有生理性恐高癥的學員。
體檢合格后,就可以與具備資質的培訓單位簽訂培訓合同了。培訓期為20天左右,要學習包括氣球理論、氣象知識、領航知識、航空法等理論知識,還有教員帶飛、學員單飛等實踐課程,經(jīng)過教官實際考核及筆試后就可以結業(yè)。培訓費用近2萬元,費用包括飛行實踐、理論學習到報名、取得飛行執(zhí)照等全部流程。
學習熱氣球的推薦航空學校及俱樂部:
1.中航外企熱氣球俱樂部
電話:0316-6077681
2.大同航空運動學校
電話:0352-6207706
3.國家體育總局安陽航空運動學校
電話:0372-2922675
具體可以關注中國熱氣球網(wǎng):
【熱氣球知識】
構造:熱氣球由球囊、燃燒器、吊籃三部分組成。
雖然球囊看起來十分巨大,但它是由一塊塊球布縫制而成,球布間還有加強帶相連接,非常結實。在球囊頂部,有一個大“洞”,我們稱之為放氣口,里面有一個降落傘狀的頂傘,由定位繩固定在球囊頂部。當球囊內有足夠的熱空氣時,頂傘就會被熱氣的升力頂在球頂,把頂部的“洞”封上。
當飛行員快速下降或降落后回收時,可以拉動連接頂傘的排氣繩,此時頂傘下降,熱空氣從頂傘和大洞間排出,使熱氣球快速下降或回收。球體下部也有一個很大的開口,用于加熱、補充和排出空氣。
球體下方固定有高強度鋼索,借此與下方的吊籃連接。吊籃是承載人員、燃料等載荷的重要部分,一般由鋼索和藤條編制。經(jīng)驗表明,藤條具有良好的彈性形變性能,在特殊情況下降落或遇到障礙物時,可以起到減震作用,減少對乘員的沖擊。藤條還具有重量適中、耐腐蝕、耐潮濕等特性。
級別:國際上通常按照熱氣球體積的大小劃分級別,從小于250立方米至22000立方米以上,共分15個級別。
根據(jù)國際航聯(lián)制定的標準,我們現(xiàn)在常用的熱氣球大多為AX-7級球。英文字母通常表示氣球的種類,后面的阿拉伯數(shù)字表示氣球的體積,數(shù)字越小表明氣球的體積越小。
AX-7級球約22米高,相當于7層樓的高度,球體最寬處約18米,體積2300立方米,能載重600千克,是個龐然大物。標準熱氣球的造型近似于“倒水滴”形,但無論標準球還是異型球,它們的主要構造都差不多。
原理:在今天看來,熱氣球的飛行原理再簡單不過了,就是利用空氣受熱膨脹,密度變小以此產生浮力。但是倒退到二百多年前,加熱氣球內的空氣可不是件容易事。早期熱氣球使用的燃料熱值低,加熱效率不高,燃燒器設計也不盡合理。
現(xiàn)在,熱氣球大多使用液化石油氣或液化丙烷作為燃料。燃燒器的設計制作也更科學合理,燃料經(jīng)過預加熱,燃燒更加充分,熱效率更高。
【熱氣球歷史】
熱氣球是最早幫助人類實現(xiàn)飛行夢想的航空器之一。發(fā)明熱氣球的靈感,最初來自人們對升騰的開水蒸氣和爐火濃煙的細心觀察。
1783年6月5日,法國蒙特菲爾兄弟開始在法國南部小城亞諾內實踐他們的想法。他們用紙制成了一個氣球,在氣球下面堆放了稻草、腐肉和濕布,點燃使其發(fā)煙,結果氣球果真緩緩升起,浮在空中,他們的設想實現(xiàn)了。
9月19日,兄弟二人用亞麻漆布制成了一只熱氣球,成功將一只母鴨、一只公雞和一只綿羊帶上空中并飛行了一英里,這次飛行成功證明了人類乘坐熱氣球升空的可行性。
11月21日,蒙特菲爾兄弟和另外兩名法國人乘坐他們制作的熱氣球從巴黎市區(qū)起飛,飛行25分鐘后,在11千米外的巴黎市郊降落,開創(chuàng)了人類熱氣球航行的歷史。當時法國國王、王后、王公大臣以及數(shù)十萬人到現(xiàn)場觀看了這歷史性的一幕。
此時,距離飛機的誕生還有遙遠的120年。

攝影師簡介:
劉若寒,中國大畫幅攝影學會理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廣告攝影客座講師,因航拍攝影愛上了熱氣球飛行。2000年10月代表我國參加了在日本佐賀舉辦的世界A級賽事,2005年獲得首屆全國航空運動會熱氣球比賽全國冠軍。現(xiàn)任中國航空運動協(xié)會會員,航拍過長江源、新三峽在內的祖國大江南北,閑暇時也兼做熱氣球飛行教練。
攝影師手記:
能把愛好當成工作是幸運的。小時候,我對畫畫著迷,經(jīng)常畫得想不起來吃飯睡覺。直到有一晚,我坐在畫板前突然想到一種快速的“繪畫方法”——攝影:只要按一下快門,一張畫就“畫”完了。我開始瘋狂地鉆研研究相機原理,膠片特性,鏡頭光圈等等,工作以后,幾乎花光了所有的工資買機器。
后來,我成了一名專業(yè)攝影師。當把攝影當成一項工作時,才發(fā)現(xiàn)這遠不是按一下快門那么簡單。制景、美術、燈光、模特、化妝,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得盡心盡力,來不得半點馬虎。
因為攝影,我接觸到了有生以來第三個愛好——熱氣球飛行。之后一發(fā)不可收,考了飛行執(zhí)照,買了熱氣球。最初是想顯擺一下,因為攝影師中很少數(shù)有人能擁有自己的航拍飛行器,但飛久了,便成了一種習慣,幾天不飛就難受。當然,更重要的是,當我飛上藍天俯瞰大地時,我確實感受到一個別樣的世界,體會到一種別樣的人生。
責任編輯 / 宋歌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青城老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