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闖黑戈壁
發(fā)布時間:2014年09月29日 文章出自:地理社區(qū) 作者: 也夫0078
黑戈壁首要的元素是顏色,茫茫二十多萬平方公里戈壁灘由黑色的風棱石組成,行走其間宛若進入了一個巨大的露天煤礦。

黑戈壁位于內(nèi)蒙古西北部,南臨巴丹吉林沙漠,北與外蒙古界山接壤,向西走出黑戈壁就進入了甘肅和新疆境內(nèi)。

黑戈壁是一片非常廣袤的無人區(qū),大約一個世紀前一些商旅為躲避官府盤剝往往會鋌而走險穿越黑戈壁向口內(nèi)(新疆)販貨。那時這里常有一伙江洋大盜出沒其間,為首的是一位殺人如麻的惡魔,人稱“黑喇嘛”。

黑戈壁氣候干燥、多風沙,生存條件惡劣,因此這里曾經(jīng)是特種部隊野外生存訓練的最佳場所。當代一些特種訓練機構(gòu)也經(jīng)常會將他們的被訓人員投放到黑戈壁上,訓練人的極端生存能力。




全天行程大約750公里。
六點半起床,收拾起行囊,駕車離開額濟納市向西南方向駛?cè)ァ?/p>
一抹朝陽冉冉升起,我們行進在315和312國道并行的一段柏油路上。這是我們此行第一次看到太陽升起時的曼妙和嫵媚,天空中有一抹淡淡的霧氣,漫射下來的陽光營造出一抹奇幻并且美麗的光色效果,只可惜在這一望無際的原野上,盡管這抹陽光給我們帶來了感動,但是沒有景物的配合,光線顯得過于單調(diào)。再向前行駛,終于我們看到幾株胡楊樹,在這亙古不變曠野之上,胡楊樹就像守護者一樣默默地佇立在那里。
車輛繼續(xù)前行,景色更加單調(diào),道路也比較混亂。前方出現(xiàn)了岔路口,路標上顯示其中一條路通往東風和航天城,另一條路通往賽漢陶來,這時時間是八點半鐘。
很快到達賽漢陶來,在加油站問路,一位非常質(zhì)樸的內(nèi)蒙小伙兒告知,東風方向道路因航天城有特殊任務(wù)由武警把守不讓通行,如果走地圖上標注的所謂312國道,將會是一條幾百公里的土路。似乎沒有選擇,我們面臨三條路:航天城方向,道路平坦均為柏油路面,但是無法通過;折返額濟納,是我們來的方向,于心不甘;只有這條向西行駛的土路。經(jīng)過短暫躊躇,我們最終選擇繼續(xù)向西,盡管這條路充滿了艱辛和坎坷。
正如蒙古小伙所說,柏油路在前面不遠處戛然而止,一條可以并行通過三輛汽車的沙石路展現(xiàn)在眼前。這應該是一條早期形成戰(zhàn)備公路,估計其形成于上個世紀中葉或者更早。意味著我們走上了一條古董級道路,隨著中國經(jīng)濟日新月異,這樣的路越來越少,走一次少一次,這也算是一種體驗吧。

天空越來越陰沉,先是大塊烏云鑲嵌在天空上,繼而烏云低垂,籠罩寰宇。下雪了,冰晶一樣的雪花在天空中飛舞,密集而無聲地落了下來。很快大地被飄雪覆蓋,車窗外的世界變得一片潔白。在內(nèi)蒙古西部的茫茫曠野之上,偶遇這樣一場大雪,如此的迅猛和壯觀,令人措手不及。

大雪持續(xù)了將近一個小時,烏云緊鎖的天空中出現(xiàn)了光亮,漸漸地云開霧散。雪停了,道路變得更加泥濘不堪。沿著沙石路繼續(xù)向西行駛,我們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進入一片戈壁灘。
茫茫的戈壁灘,天高地遠,孤行的車輛顯得那樣渺小和無助。在諾大的一片空曠的世界中,我們的車輛就像一只小甲蟲在踟躕前行。面對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我們對接下來的路一點認知和概念都沒有,諸多問題困擾著我們,即擔心燃油是否夠用,也擔心是否會有意外情況發(fā)生。當人處于孤獨和渺小的時候,會心生不安和恐懼。很多人渴望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但是,山清水秀的自然和荒涼高遠的自然帶給人感受會大不相同。在我們面前,一條顛簸的砂石路彎彎曲曲延伸到了天邊,車上沒有食物,燃油也只有半箱,意味著不容許出現(xiàn)任何意外情況。




戈壁灘主要地處于沙漠風口的邊緣地帶,由于風的作用地表中能夠移動的沙粒被風吹走,而無法移動的石粒留了下來,這樣便形成了大片覆蓋著石粒的曠野,這就是戈壁灘。戈壁灘遠比荒漠的地質(zhì)條件更惡劣,沙漠中還能夠有植物和動物生存,但是在戈壁中生命的跡象完全消失。我們行走在蒼茫的戈壁灘中,越來越感到孤獨和茫然,面對周邊的一切感覺就如同行走在火星表面,“窮荒絕漠鳥不飛”,這里才是人類真正的生命禁區(qū)。
上午十點多鐘,我們看見一片綠色丘陵,接天連日,一望無際。走近了發(fā)現(xiàn)這些丘陵并不是綠色,而是滿山黑色礫石組成的山體在陽光下發(fā)出幽幽的光。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黑戈壁”,黑戈壁位于內(nèi)蒙古西北部,是形成巴丹吉林沙漠的風沙源。由于風蝕作用,戈壁灘上那些低矮、破碎的丘陵被黑色的礫石覆蓋,形成了獨特而罕見的自然奇觀。
黑戈壁是一片廣袤而神秘的無人區(qū),氣候惡劣,人跡罕至。此時尚未散盡的霧靄幻化出了豐富的層次,遠遠看去那些低矮的山丘層層疊疊,神秘而且朦朧。高低起伏的沙石路在雪水的滋潤下,露出了紅褐色的土壤,執(zhí)拗地延伸向了天際盡頭。


這條路很少車輛通行,在其間行駛,極具感官刺激?;蛟S,我們是少數(shù)行走在這條路上的外來人,在這樣的茫茫戈壁之中,體驗著暴風雪過后的那種蒼茫感,有些許的亢奮。駕駛車輛一路向西行進,一路蒼茫的風景展現(xiàn)在眼前,我們似乎忘記了剛進入隔壁灘時的那種茫然和畏懼,大自然給我們展示了一幅壯闊并且神秘的畫卷。放慢了車速,細細地品味,我們似乎不是在趕路,而是在一座巨大的畫廊中欣賞一幅幅令人賞心悅目并且觸動心靈的畫卷。
實際上黑戈壁不僅僅是神秘,也并不僅僅是荒涼和寂靜。據(jù)說,早在上個世紀初一些西方學者曾經(jīng)深入黑戈壁腹地探險,之后留下了很多令人驚心的文字記錄。從他們的文字中我知道了一位亡命絲綢古道的神秘人物“黑喇嘛”。黑喇嘛是當?shù)厝说乃追Q,實際上他是俄羅斯人,名字叫丹畀堅贊,是一名臭名昭著的“國際大盜”。他早年帶兵偷襲中國軍隊,并大肆屠殺漢人和回族人。由于他最早充當了蒙古國獨立的急先鋒,曾經(jīng)在蒙古國一言九鼎,但是他權(quán)欲極重不久便與蒙古高層交惡,后被俄羅斯政府投入監(jiān)獄。出獄后他流亡內(nèi)蒙額濟納到馬鬃山一帶,過著打劫商旅的生涯。后來前蘇聯(lián)和蒙古國出動了遠征軍,他們歷盡艱辛潛入到戈壁深處,找到了丹畢堅贊的大營,并使用計謀將其刺殺。從此這股黑勢力才銷聲匿跡,廣闊無垠的黑戈壁才又重歸寂靜。
途中我們看到了一塊干枯了的沼澤地,紅色的膠質(zhì)土壤裸露出來,干燥的氣候帶走了空氣中的水分,紅色的土地上形成了一道道自然形成的龜裂。沼澤地上存留著一叢叢干枯的麻黃和沙柳,遠處的山巒依舊是黑褐色,隱隱地能看到遠處有一排橫貫天際的電線桿,或許這里并非人跡罕至。我們停下車,在這里駐足流連許久。
戈壁中的沼澤就像騰格里(蒙語“天”的意思)流下的一滴眼淚,但現(xiàn)在這滴眼淚也枯干了。那些將根深深扎于戈壁之中的麻黃草和沙柳,盡管貌不驚人,枝葉窄小而枯干,但它們卻在這“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的惡劣環(huán)境下高高揚起了頭,頑強生存,不帶有絲毫的祈求和妥協(xié)。

繼續(xù)前行,景色依舊,明顯感覺我們進入了一個半山地、半戈壁的地區(qū),看到進入戈壁灘后第一個路標。路標附近有一座廢棄了的土屋,不知道這座土屋當年何人使用。在荒蕪人煙的戈壁灘中,一座突兀的殘破房屋不能不令人遐想。我們圍著房子轉(zhuǎn)了一圈,破屋很小只有不到十平米,屋頂已經(jīng)蕩然無存,但是從殘存的窗框來看好像時間并不久遠,或許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留下來的。


時近中午,我們還沒有走出戈壁灘的跡象,前面的路還有多遠,我們只等憑借地圖進行推測。六個小時前入腹的稀粥、油條早已蕩然無存,一陣陣饑餓感不斷襲來,令我們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車速。但這樣的路況,即便是以最快的速度前行,也只有每小時四十公里的時速。
車輛在顛簸中繼續(xù)前行,路況越來越差,正是由于路況的變化,我們發(fā)現(xiàn)地上的車轍多了起來,或許由于剛剛過去的那場暴風雪,使得在我們之前通過的車輛留下了深深的車輪印記。很快我們的判斷得到了證實,我們已經(jīng)不再是孤行者,終于見到了車輛。經(jīng)過詢問,他們是附近礦山的運輸車,得知我們從額濟納方向而來時,大貨車司機們均表示不可思議。漸漸地我們還發(fā)現(xiàn),盡管遠處的丘陵依然呈黑褐色,但是戈壁灘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黃褐色土壤,麻黃草和沙柳的密度也越來越高,直覺告訴我們:或許我們即將走出黑戈壁。
當意識到要漸漸告別這塊土地的時候,突然萌生了一種不舍。沒想到我們兩個擅自闖入者在這片蒼茫戈壁灘上受到上天如此眷顧,那“天蒼蒼野茫?!钡囊曈X享受,那雨雪交融陰晴轉(zhuǎn)換的天象,以及那色彩斑斕的壯麗風景都是上天的恩賜,令我們留戀和難忘。

下午三點鐘左右,進入了甘肅境內(nèi),此地屬于酒泉市轄區(qū)。漸漸有了人家,車輛也多了起來。我們到達呼魯斯圖,駛上柏油路。
重回人間!
版權(quán)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quán)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