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瑤族第一寨——南崗千年瑤寨
發(fā)布時間:2014年10月21日 文章出自:地理社區(qū) 作者: luxiji
標簽: 鄉(xiāng)村印象 風土人情 連南瑤族自治縣
走進古寨,仿佛進入歷史的時光隧道,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讓人感受到瑤族歷史的悠久和傳統(tǒng)文化的古典美。 被譽為“中國瑤族第一寨”的連南瑤族自治縣南崗千年瑤寨,是目前全國規(guī)模最大、最古老、最具特色的瑤寨,讓我們大開眼界。周圍山勢險要、溪水奔流、群峰迭嶂。向上望去,一排排整齊劃一的古典建筑民居遍布山崗,古屋一律青磚砌墻,黑瓦蓋頂,造型獨特,極為壯觀。〝嶺南無山?jīng)]有瑤〞,在中國的少數(shù)民族中,瑤族的分支之多,分布之廣,遷徒歷史之繁,皆位居前列。
南崗鎮(zhèn)位于連南縣城以南的大山深處,那里群山起落,散布著多個瑤族同胞的自然村落,而在其中一個海拔600多米高的山頂,就有一個瑤族同胞世代居住的古瑤寨掩映在荒草叢中,鮮為世人知曉,卻是最讓游客回味的地方。


漫步古寨,仿佛是在時光之間游蕩,聽到了歲月變換中發(fā)出的滄桑嘆息。
古寨修建的房屋,別具特色,部分雖然年久失修,但頹門敗瓦之間,仍然顯露出當年的氣勢。寨王的房屋,門前無比開闊,遠處的青山云霧繚繞,連一眼看三省的“三州山”也都拜倒在寨王的門下。據(jù)說,站在“三州山”的山頂,可以看到分屬廣東、廣西、湖南三省的連州、梧州和永州。在古寨的中間,有一片寬闊的石階,是古寨的“中心廣場”,每逢大事喜事的時候,瑤族人們就在這片空地上開會討論,喝酒慶賀。讓人對瑤寨鼎盛時期的歌舞升平心懷向往。


耍歌堂是連南排瑤紀念祖先、追憶歷史、慶祝豐收、酬謝還愿、傳播知識和群眾性娛樂活動等為一體的最隆重、規(guī)模最大的傳統(tǒng)民間盛會。2006年5月,連南瑤族耍歌堂被國家列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耍歌堂依次進行“師爺舞”、“出歌堂”、“過州舞”、“長鼓舞”、“瑤歌對唱和演唱”、“法真表演”和“追打黑面人”等表演活動。之后,喝米酒、吃糍粑、唱瑤歌、會親交友掛紅布,共度佳節(jié)。未婚男女借此機會相互傾吐衷腸、選擇佳偶。








不論是古寨里還是在寨外的小道上都可以看到穿著民族服飾的瑤民們。從頭飾來看,男界裹著一丈多長的紅頭巾,把頭頂纏成個大磨盤似的,插1至3支雉雞尾,顯得非常威武。女界裹的則是繡花頭帕,頭帕里還纏有玉鐲形的“白木通”(一種海綿狀的樹蕊),或野薏米串珠,插的雉雞尾是白色柔軟羽毛,并插有銀簪或銀釵、山花等裝飾品,顯得十分秀麗端莊。不過,凡是披戴頭帕的女性,均為結婚的標志。未婚的姑娘,頭上是不罩頭帕的。排瑤不論男女,皆穿無領無扣開胸的枇杷襟衣,下穿寬如水桶的“水桶褲”,衣料取用當?shù)靥刂频拇旨喚d布,染上藍靛色、咖啡色、棕黑色等色澤。膝下打腳綁,腳綁有白布、黑布、黃白花溜布,從腳踝纏至膝頭與褲腳相接。男女服飾有明顯的區(qū)別,男衣短于肚臍;女衣長于大腿。男界纏紅腰布,女界纏白腰帶。過去瑤民皆穿插草鞋或布鞋,現(xiàn)在多數(shù)人穿膠鞋、解放鞋。不論什么鞋,都是在漢區(qū)買來的,瑤家婦女會繡花,而不會做鞋。大概祖輩都沒有做鞋的習慣,直到今天仍然如此。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阿山狼
Gemini蠶寶寶0425-sina
醉臥紅塵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