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學科類科學期刊排名發(fā)布 《自然》居首
發(fā)布時間:2014年11月27日 文章出自:中國科學報
標簽: 科學
Nature(自然) 、 Nature Communications (自然通訊) 和Scientific Reports(科學報告)在2013年度期刊引用報告(JCR)*多學科類科學期刊排名中獨占鰲頭,分列第一、三、五位。在這份本周發(fā)布的報告中,開放獲取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在多學科類期刊中的排名前進到第五位,超過了PLOS ONE。Scientific Reports和Nature Communications依然是自然出版集團(NPG)發(fā)展最為快速的期刊。
期刊影響因子是衡量期刊引用影響力的一個指標。在2013年度期刊引用報告中,NPG旗下的開放獲取和訂閱類期刊在各自學科領域的整體表現(xiàn)強勁。
在2013年度期刊引用報告科學版中,Nature及其子刊有10種躋身期刊前20強,有19種位居前50強,分別占兩個榜單的50%和38%,超過其他所有出版商。有17種期刊位居單一學科或多個學科類期刊的榜首。
Nature至今連續(xù)六年蟬聯(lián)多學科類科學期刊第一名,影響因子42.351。Nature是2013年世界上被引用最多的科學期刊,高達590, 324次,另有8篇論文列入2013年Altmetric 最受關注的百篇論文榜 **。NPG旗下期刊共有18篇論文進入該榜單。
Scientific Reports在2013年進一步強化了自身影響力,被引用量由2012年的500次增加到4000多次,影響因子5.078,在2013年期刊引用報告科學版收錄的全部8474種刊物中,位居排名最靠前的7%之列。Scientific Reports的一篇論文在Altmetric 2013年最受關注的百篇論文中排名第一,該刊共有5篇論文躋身這一排行榜,顯示了在社交媒體和新聞報道中所受到的關注。2013年,Scientific Reports發(fā)表了2400多篇文章,目前每月收到500多篇投稿。僅今年1月到7月,就發(fā)表了2100多篇文章,而且還在不斷快速增長中。
Nature Communications連續(xù)第二年保持多學科類科學期刊第三位,其影響因子上升到10.742。該刊也提供開放獲取模式供作者選擇,目前每月收到1500篇投稿,比Nature多出50%。2014年首六個月就發(fā)表了1500多篇文章,而2013年全年僅發(fā)表了1600多篇文章。
自然出版集團暨帕爾格雷夫?麥克米倫負責開放研究的董事總經(jīng)理Sam Burridge說:“我們的開放獲取期刊發(fā)表了不同科學領域的優(yōu)質研究成果,并最大程度地與更多的讀者分享這些成果。這些開放獲取期刊在研究人員中的聲譽與日俱增,這體現(xiàn)在引用量、在各學科類別中的突出排名,以及不斷增加的投稿量上。社交媒體的關注和新聞報道反映了它們的影響力已深入研究人員和公眾?!?/p>
2013年度期刊引用報告展現(xiàn)了NPG的開放獲取期刊在整體上具有高質量的內容和引用影響力。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光:科學與應用)的首個影響因子達8.476,在光學類期刊中排名第四,位列榜首的是Nature Photonics(自然-光子學)。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與50多種NPG旗下期刊位居期刊引用報告排名最靠前的7%期刊之列,這包括了NPG Asia Materials(影響因子9.902)和 Cell Death and Disease(影響因子5.177)等開放獲取期刊。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