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茶館
發(fā)布時間:2015年02月28日 文章出自:用戶投稿 作者: 楊天祥
半個多世紀(jì)前,老舍在《茶館》劇本中,描繪了一個小小的社會。而里面所講的茶館兒里發(fā)生的故事已經(jīng)是一百多年前的事,劇本中的“裕泰茶樓”也是老舍虛構(gòu)的。但今個兒,我要給大家看的,卻是一家真真正正一百多年前歷史的茶館兒。

位于皖北的臨渙鎮(zhèn),是一個不足兩萬人的小鎮(zhèn),卻是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陳勝吳廣起義攻打的第一座城池就是臨渙;伍子胥、曹操和太平軍、捻軍都在這里駐扎過軍隊;鄧小平、劉伯承曾在這里把淮海戰(zhàn)役指揮部總前委設(shè)在此處。
就在這里,一間歷經(jīng)三代人苦心經(jīng)營的怡心茶樓,見證著發(fā)生在這個古鎮(zhèn)近代的點滴變化。

茶樓,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是非地?;蛟S因為這是三教九流聚集之所,也或許因為歷史上多為動蕩年代。然而,如今的怡心茶樓,卻少了很多爭執(zhí);少了很多評判;少了很多激憤,剩下的僅僅是一杯茶,一袋煙,三兩個老友嘮嘮家常,四五個老鄰居打打撲克而已。

無論外界風(fēng)云變化,似乎進入臨渙,進入怡心茶館,就像是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在這里一切的一切都變的如此輕松,唯有每位茶人的臉上,那經(jīng)過歲月沖刷的皺紋,告訴著每一個來此的外地人這里的歷史。
這里的茶分三六九等,有一塊的,五塊的,十塊的,甚至那一百塊一壺的也有,不過只有外地人才會選擇這個價位的。至于對每天都會準(zhǔn)時來此喝茶的當(dāng)?shù)厝藖碚f,一塊五塊為首選,偶爾喝點價錢高點的,那一定是因為家有喜事,而這種情況少之又少。
雖茶分等級,來此喝茶的人卻不分,主人每天五點多起床點火燒水,開門迎客,七點鐘便會有人前來。不管你是農(nóng)民工人,軍人醫(yī)生,就算是個“拾破爛的”,來此坐下,一塊錢點上一壺茶,也不會有人嫌棄,不會有人躲避。




其實臨渙茶說也奇怪,當(dāng)?shù)夭⒉划a(chǎn)茶,臨渙著名的棒棒茶都是來自兩百多里外的六安,而在當(dāng)?shù)?,卻極少有人會喝此茶。所謂棒棒茶,也只是茶葉被人買走,剩下的會殘留一些破損的茶葉棒而已。最令人驚訝的是,就這茶葉棒,經(jīng)過了臨渙的泉水沖泡后,味濃卻色淡,甘甜可口,回味無窮。



清代張大復(fù)在《梅花草堂筆談》中說:“茶性必發(fā)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也就是說“茶好不如水好”。也正是這好水,養(yǎng)育了這一方好人。這片土地,歷史上雖飽受搶奪之爭,但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正是因為看慣了這時事的變化,才多了幾分坦然和不爭,才多了幾分質(zhì)樸和善良。
如今的茶館,每天要接待兩百多人喝茶,多為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年邁的他們,兒女出外打工不在身邊,或許只有這茶館兒,這棒棒茶能為他們孤獨平淡的生活增添幾分色彩。







把我的作品拿出來給大家點評,請點這里投稿
選擇點評項
- 讀后感言
- 可圈可點
- 提升空間
- 背景知識
- 有點爭議
-
005-25 11:24 回復(fù)(0)
-
005-26 12:10 回復(fù)(0)
-
004-01 17:25 回復(fù)(0)
-
005-06 06:04 回復(fù)(0)
-
005-20 21:12 回復(fù)(0)
-
009-11 13:52 回復(fù)(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