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道滄?!紓愅泻4筮w徙
發(fā)布時間:2015年06月11日 文章出自:用戶投稿 作者: 王世雋
在新疆阿爾泰的山脈之中,這里的哈薩克人為了生存,千百年來,嚴格的遵循自然法則,逐水而居,用一種浪漫卻又近乎殘酷的方式,追求著生命的延續(xù)。這條道路上充滿了未知,隨時都可能面臨無法預料的危險,這條道路卻又充滿了希望,無數的生命在遷徙途中孕育和誕生,也包括遷徙的牧人。環(huán)境讓這里的牧人明白最簡單的生存之道——“適者生存”。于是乎,這四個字造就了這深山中史詩般的傳奇故事——布倫托海大遷徙。

據說今年有近60萬頭的牲畜,將從自己的冬窩子開始出發(fā),由南向北完成每年一次的遷徙轉場,這些古老的牧道全長約500余公里,一個季節(jié)下來,往返要超過1000公里?;蛟S在我們的想象之中遷徙就是那廣袤的草原上,牧人們趕著自家的牛羊在行走。但是當我們親臨這些地方之后,才知道環(huán)境是怎樣的險惡,才明白這場令人震撼的大遷徙如此的蕩氣回腸。

我并沒有走完這些牧道,且只到了這牧道的一小段。以前或多或少曾經看過一些資料,有些資料說如今環(huán)境被破壞,這千年的人文歷史即將消失或者被消失。我覺得這種說法或許有失偏頗,我承認這幾百公里的牧道其中有些地方被社會的發(fā)展而破壞了一些,環(huán)境受到了一些破壞,對遷徙的牲口有一定影響。但是我們再仔細看看這幾百公里道路的真實環(huán)境,這千年遺存的遷徙文化,哈薩克人為什么會遷徙?為什么會有這么長的道路,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當地、當時已經滿足不了牛羊的生存,他們就只能不斷的尋找新的放牧點,而給這些哈薩克人的生存空間,就只有現(xiàn)在我們知道的這些牧道。因此,我們能說個別地方的小破壞就能讓這千年的遺存消失掉嗎?保護環(huán)境固然是最重要的,但還不至于用“即將消失”來表達。然而真正需要我們擔心的則是社會的發(fā)展,文明的推進,當到了一定程度的發(fā)達之后,這種延續(xù)千年的生存方式,是否還能保留下來。






如今的遷徙,依舊按照舊制在運行,好多職能性的功能由以前的類似“族長”、“頭人”來執(zhí)行,據說,當時依靠這些牧道生存的哈薩克人,各個部落相互之間都會在這個時間段相互協(xié)商,共同管理,各種職能分工明確,就連類似如今的安保一類都有。而如今這些職能已經被現(xiàn)在的政府部門所取代,更好的在管理維護著這千年的傳奇。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侯與果果
茉莉花的秘密
李耀先
summer格子
Merry瑪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