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島上最古老的奇跡——日惹
發(fā)布時間:2016年05月13日 文章出自:用戶投稿 作者: 李夢果
標簽: 環(huán)游世界 文化苦旅 社區(qū)推薦


今日的印尼,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日惹特別的是,世界三大宗教都在這里留下了清晰的印記,也許還是世界上其他歷史名城所不具備的獨特之處。從公元5世紀開始,佛教、印度教在中爪哇地區(qū)傳播。
一千年后, 伊斯蘭教開始從爪哇北部沿海地區(qū)向內(nèi)陸滲透并漸漸成為主流。20世紀初,隨著荷蘭人大規(guī)模推行西方文化,一座座基督教堂又開始出現(xiàn)。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大乘佛教神廟不在印度,不在泰國,柬埔寨等佛教國家,而是在印尼,坐落在日惹以西40公里的婆羅浮屠神廟。建造神廟的工作從公元8世紀后期開始,持續(xù)了近一百年。初建時,佛教正盛,建成后,印度教后來居上,所以神廟還顯示出些許印度教的特征。



婆羅浮屠,梵文的意思是“山丘上的佛塔”,是公元8世紀末由夏連特王朝所建造,用來頌揚佛祖以及存放舍利,據(jù)說動用了成千上萬名工人、工匠、雕刻師和藝術(shù)家參與建造,工期長達75年~8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但是,出乎他們預(yù)料的是:這個杰作壽命卻異常短暫——為什么這個在爪哇中部還建有其他杰作的王朝卻在公元10世紀廢棄了這座佛塔,任其悄然崩塌、被叢林蠶蝕,而將其注意力轉(zhuǎn)向爪哇島東部呢?至今始終是一個未解之謎。一種說法是:1006年發(fā)生在此地的默拉皮火山噴發(fā)和地震,使這個著名的建筑荒廢了近千年。但是也有人認為興建這么偉大的建筑,讓當(dāng)?shù)鼐用裼憛挸林氐膭谝郏蚨狗鸾虅萘Φ隽酥凶ν?,加?5世紀伊斯蘭教勢力入侵,讓婆羅浮屠一覺沉睡了千年。
婆羅浮屠的日出有兩條路線,一個是一大早去景區(qū)看,另外一個是去不遠的小山(Punthuk Setumbu)上看,我們選擇的后者,4點多就坐著摩托車上山,凌晨的山路走起來還有點冷颼颼,到達停車的地方還有一小段山路需要自己走上去,最后到達一個觀景平臺。天還沒亮,但是平臺上已經(jīng)聚集了不少人,大家都靜靜地等待著日出這令人驚嘆的一幕。
婆羅浮屠塔位于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中部馬吉冷婆羅浮屠村,它建筑在默拉皮火山山麓的一個長123米、寬113米的矩形小山丘上,周圍有4座火山。素有印尼的金字塔之稱的婆羅浮屠又稱“千佛壇”。高大的佛塔和神壇是寺院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建筑。這個大乘佛教藝術(shù)古建筑。同中國長城、印度泰姬陵、柬埔寨吳哥窟齊名。



佛塔是由塔底、五層方臺、三個圓臺所組成。方臺,代表大地。圓臺,代表天,由下到上合起來共九層,9是佛教的至高數(shù)字。依照佛塔浮雕繪制的內(nèi)容可分為四個世界,象征佛陀出生必經(jīng)的四大階段,由下而上分別是欲望世界、人間世界、菩薩世界、極樂世界。欲望世界分為兩層,位于塔底四周防護墻后的基座上,描述的是凡間的生活及人類無法拜托的欲望。人間世界共有四層,分別位于方形平臺的走廊上,介紹釋迦摩尼修行的生平。菩薩世界指的是三層圓形平臺。最頂端極樂世界則是用來放置舍利子。
如果說婆羅浮屠神廟是佛教文化在這個區(qū)域昌盛時期所留下的遺跡,那么印度教的文化同樣也在這里留下瑰寶,普蘭巴南神廟。神廟大體建于10世紀,由兩百多座廟宇所組成,其中六座寺廟在廣場中間巍峨聳立,分別供奉印度教的三位主神濕婆, 毗濕奴和梵天及其坐騎神靈,是印尼最大的濕婆神廟。


參觀普蘭巴南寺廟群的最佳時間是下午,這時候的陽光不再那么刺眼,壁上的浮雕顯得立體有致,還可以拍到夕陽西下巍峨的神廟剪影。

迎著陽光,漫步行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忙碌的鄉(xiāng)民,舉微風(fēng)掠過,麥浪滾滾。這日惹的鄉(xiāng)間就是它最幸福的歸宿,我相信,那是一種久違的自由。










馬里波羅街(Malioboro)是日惹最著名的街道,長約1.5千米,從Tugu火車站一直延伸到郵局附近的十字路口。在馬里波羅街走走總會發(fā)現(xiàn)很多有意思的瞬間,一群嬉笑的孩子,看到我舉起相機,咧著嘴朝我比各種動作,每次去旅行,我總喜歡去拍下當(dāng)?shù)厝说男θ?,也許,在語言不通的地方,用微笑,是和當(dāng)?shù)厝私涣鞯淖詈玫姆绞?,那些微笑能讓人回憶起旅行里最愉快最溫馨的時刻。馬里波羅街接待的大多數(shù)為游客,因此有許多旅游商業(yè)街特色,很多三輪自行車(becak)與馬車(dokar)在道路兩旁等待游客的光臨。在路邊,隨處可見賣小玩具、當(dāng)?shù)厥澄锏牧鲃訑傌湥?賣巴迪克(batik)衣服的店面,還有木雕、藤制品、銀雕和各種各樣小玩意。




印尼是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國家,他們不吃豬肉,以雞和牛肉為主。爪哇島還有許多印度教徒,他們不吃牛肉,只吃雞肉和豬肉, 所以雞肉是這里最尋常的食物。印尼最出名,也是最容易吃到的就是(Nasi goreng),也就是印尼炒飯,正宗的印尼炒飯需要用蝦醬和干辣椒,在各種路邊攤、快餐店都能吃到便宜正宗的印尼炒飯。

賣小吃的老人,臉上寫滿了滄桑,眼里泛著淚光,仿佛在述說著那些古老的傳奇。

也許再過很多年,回憶起這段旅程,照片里映著笑容,曾經(jīng)留下的瞬間,成為如今的夢,鍍亮著回憶。
把我的作品拿出來給大家點評,請點這里投稿
選擇點評項
- 讀后感言
- 可圈可點
- 提升空間
- 背景知識
- 有點爭議
-
005-27 11:04 回復(fù)(0)
-
010-08 10:47 回復(fù)(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