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韻悠悠吳歈雅之周莊
發(fā)布時間:2016年07月08日 文章出自:用戶投稿 作者: 趙艷青

夢里水鄉(xiāng)
旅行或生活中,我喜歡在清晨無人的街道衢巷中獨步,而夜晚的燈紅酒綠與我絕緣。
漫步于尚在沉睡的周莊古鎮(zhèn),燈籠微明。粉色繡球花在水岸邊羞怯地開著,人家沿河筑屋,橋街相依,綠葉婆娑,玉鳥鳴唱,朦朧霞紅中水鄉(xiāng)模樣真實。過廊棚在雙橋坐下,靜看銀子浜升起日出。


坊間傳說當年明太祖朱元璋建南京城,沈萬山資助了筑城三分之一的資金,并要代替洪武帝為軍隊發(fā)放軍餉。這引起了貧寒出身,稱帝后國庫一直空虛的朱元璋的嫉恨,莫須有的罪名將沈萬山流放至云南。離奇的是,沈家財富在獲罪前一夜全部消失,鄰人揣測是被沈家藏于銀子浜水中銀庫。朱元璋派人在沈家及周莊附近苦尋未果,遷怒周莊百姓要誅滅全鎮(zhèn)老少,村人徐民望冒死陳情,舍命救下周莊全鎮(zhèn)人性命。
周莊“以村落而辟為鎮(zhèn),實為沈萬山父子之功。”沈萬山逝后歸葬周莊水墓,更是佐證了其在水中有建筑的傳說。沈萬山名字另有其二,稱沈萬三、沈三秀。因古吳地稱男子大郎、二官、三秀,沈萬山排行第三。周莊到處可見萬三蹄、萬三酒、萬三宴等。深藏在沈家跑馬樓內有千工床,最是古物中的寶貝。
日出瞬間,一個念頭跳出來,眼前雙橋會不會是開啟沈家寶庫的鑰匙呢?這可有待探險家們跟摸金校尉探索考證了。若真發(fā)掘了水下銀庫出來,記得是我提供的思路,要允許咱免費參觀啊。


富安橋近看樸拙平實,遠望橋景兒卻恰如水鄉(xiāng)女兒般裊娜。此橋被賦予了諸多傳奇色彩,距當下最近也是最著名的便是上海某領導在橋上來回走了三次,打馬進京官拜內閣首輔的故事。此說盛極一時,一眾頗有野心的紅男綠女千里迢迢的趕赴周莊,于此橋上來來回回的奔波,希祈寶橋能帶給他們官運財運。

橋下行舟,若呼應元趙孟頫 “吳樹依依吳水流,吳中舟楫好夷游。”坊間又有“家家枕水居,戶戶舟楫行”的民謠。家門朝街開,另開一門臨水。車靠前門,舟停窗外。水陸并行,舟車皆用。


晨之古鎮(zhèn)安謐,水鄉(xiāng)鄉(xiāng)間風貌恬淡。穿梭在老街水巷,偶有鄉(xiāng)人對面行。小狗兒在家門口睡得香甜。如鏡的水道漣漪躲藏。門板緊閉的商街胡同口通向小橋。南湖秋月牌匾下太極拳舒緩。樹葉縫隙漏出的陽光,灑在水岸邊長滿青苔的小磚地面上斑駁如畫。全福大橋在晨霧中仙渺修長。黃色廟墻上爬墻虎藤印下葉痕。民居家山壁上,青磚白灰書寫滄桑。太平橋旁的青瓦粉墻竹籬笆,水中倒映另成一家。



早飯后鎮(zhèn)上人煙漸起時,深巷里看到老舊的理發(fā)店內一人一椅跟現代有些年代距離,仿佛一直在那里又好似一直到未來。外婆橋邊外婆生起了煤球爐,青煙飄到水面,說著人間煙火的熱辣。水巷里搖櫓船機動船吱扭突突作響,船過水波蕩漾。

游人聲鼎沸時,于深巷老屋陰涼下與阿婆聊天。阿婆九十有五了,口齒伶俐、思維敏捷,最最可愛的是,出口的吳腔普通話我句句聽得懂。老人剛強堅定,坦言自己手術后身體大不如從前,即便如此,日常生活自己照顧自己一點問題沒有。她說:“現在能勞動不需要跟兒女們一起住著,不能動了再讓孩子照顧,兒女有自己的生活,盡量不打擾他們,哪個惦記了就跑來。”談說間叮囑要孝順父母、多做好事兒,并對中國共產黨充滿熱愛。老人拒絕了我要跟她合影的要求,說老了已經不想拍照了。
依依不舍地離開阿婆,無意中又遇到阿婆說起的耄耋老夫妻,九十四歲阿婆跟九十五的阿公。兩人緩緩而行,一人手拿幾顆蒜頭,一人手攥一把香蔥,平凡 詮釋了 “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雖跟老人言語不通,可他們眼里笑意善良我卻一讀即懂,殷殷問好后作別,阿婆卻拉住了我,從衣襟下取下一朵梔子花,花兒甜香,直柔軟到心底。
昆曲悠揚

周莊的地方戲是昆曲。在戲曲舞臺上,昆曲是雅得不能再雅的陽春白雪了。景區(qū)北出入口不遠的華美古舞臺上,正在上演著昆曲《虎囊彈·山門》,而心心念念的經典曲目《牡丹亭》中的杜麗娘正在梳妝打扮候場。明代戲曲家湯顯祖一段膾炙人口的《皂羅袍》:“原來是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刻畫深閨思春女孩兒的清麗嬌純之態(tài),入骨可親可愛。
水鎮(zhèn)的船娘們甚至船夫,都會哼著水腔調兒。歌詞聽不懂,曲調跟昆曲相通,平和溫婉。想來鎮(zhèn)上出商人、文人卻沒有武將跟那水媚如絲、風月平和有關。
中場休息,舞臺上一個斯文的男子在吹奏,笛音里似隱百次回眸、千年邂逅。
杜麗娘出場了,一聲輕嘆:“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我聽見心里的微嘆,一個懷春少女怎地眼神里有熟婦的風韻,可惜了。清柔婉轉的吳歈雅韻尚聞,周莊已在身后。
周莊還有夜游跟實景歌舞表演,只是戌時日暮后縱然紅塵萬丈、歌舞升平,與我無干。歸閉房門,讀書寫字此等兩樣,即全部。許是性格使然,許是經歷造 就,許是些許無奈,我依然融不進紅塵繁華中,只愿獨守淡然落寞,一個人行走天涯,一個人吃飯看書,一個人停下沉思。未來不可控,也許一個人終老,也許又也許遇一人白首。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