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
西域的綠色走廊
發(fā)布時間:2013年06月25日 文章出自: 作者: 王云才


飄動擺蕩的河流,圣大光明的河谷
第一次去伊犁是乘飛機,鄰座是一位經(jīng)常出差的伊犁當?shù)厝恕.斔牢沂菨h中人時,他驕傲地說,伊犁和漢中雖都是河流谷地,但漢中平原與寬闊的伊犁河谷相比就太小了。當夜我在伊寧住下,第二天一早,當我走出賓館,就發(fā)現(xiàn)這里所有的東西都與我熟悉的那么不同!作為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首府,伊寧市的繁華熱鬧一大早就凸現(xiàn)出來,街上走的是不同面孔的人,聽到的是不同的語言,看到的是不同的食品。當車子開出伊寧市,我們所望到的只是無邊的麥田,根本看不到想象中的雪山,這時我才體會到了伊犁河谷的宏大與肥沃。如果不是路邊挺拔的新疆楊和路上不斷的羊群提醒,眼前的一切如綠到江南!同車的司機自豪地說:“伊犁是新疆最富饒的土地,它的富饒來自于水量豐富的伊犁河和這里寬闊的谷地?!?
伊犁地區(qū)是由西北-東南走向的北天山山脈與西南-東北向的南天山山脈夾峙形成的西部寬東部窄,西部低東部高,開口向西的三角形區(qū)域。伊犁谷地在中國境內東西長360公里,南北最寬處275公里。兩大山脈之間由東西向的中天山山脈分割成山、河谷、盆地相間的格局,形成了伊犁河谷、喀什河谷、特克斯河谷、鞏乃斯河谷四大谷地。而喀什河、特克斯河、鞏乃斯河最終匯成伊犁河,于是伊犁河谷成了伊犁地區(qū)最大的河谷。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