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海爭地造出一個“天堂”
發(fā)布時間:2024年01月02日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增刊 作者: 石開
標簽:

錢塘江岸的“捍海長城”
展現了農業(yè)文明時期人類與自然抗爭,然后逐漸實現和諧相處的千年歷程
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侵犯,華夏先民在中國北方修建了萬里長城,而為了抵御翻江倒海的潮涌,先民也在浙江錢塘江岸修筑了千里海塘。海塘的歷史之悠久、工程之雄偉,皆可與長城媲美,堪稱江南版長城。左頁圖為杭州臨平喬司清代海塘遺址段,因石料縱橫交疊如魚鱗緊貼,使大潮沖吸無罅,又稱魚鱗石塘。攝影/潘勁草
展現了農業(yè)文明時期人類與自然抗爭,然后逐漸實現和諧相處的千年歷程
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侵犯,華夏先民在中國北方修建了萬里長城,而為了抵御翻江倒海的潮涌,先民也在浙江錢塘江岸修筑了千里海塘。海塘的歷史之悠久、工程之雄偉,皆可與長城媲美,堪稱江南版長城。左頁圖為杭州臨平喬司清代海塘遺址段,因石料縱橫交疊如魚鱗緊貼,使大潮沖吸無罅,又稱魚鱗石塘。攝影/潘勁草
地名里的建城史
杭州的地名中,隱藏了不少記錄城市建設歷史的密碼。
杭州舊稱武林,如今的環(huán)城北路附近,還保留著武林門碼頭、武林廣場等地名。這個“武林”卻和“江湖”沒什么關系,而是源于秦漢時期,杭州地區(qū)初置縣時,縣域位于城西的武林山(即今靈隱、天竺一帶群山)。至于今天的西湖和杭州城區(qū),在當時還是一片澤國,名為“武林水”,與寬闊的錢塘江入??谶B成一片。研究者在市區(qū)北部拱宸橋的地下沙礫層中,就曾發(fā)現含有海洋生物的貝殼遺存。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