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和南美洲,都曾生活著許多著名的恐龍。而同樣從岡瓦納古陸分裂出的澳大利亞大陸,多年來卻是恐龍化石發(fā)掘的“貧礦區(qū)”。從20世紀(jì)后期開始,……
在20世紀(jì)90年代羽毛恐龍大發(fā)現(xiàn)之前,中國恐龍有兩位“老牌國際巨星”:一個是脖子長長的馬門溪龍,一個就是頭頂“長角”的青島龍。數(shù)十年過去,古……
我們平時對恐龍的關(guān)注,大多集中在那些一二十米長的大家伙,或是一身裝備精良的“捕食專家”“防御專家”身上。但有一個亞洲限定的小家族—鸚鵡……
地處我國中原的河南省,人文歷史悠久,文物古跡數(shù)不勝數(shù)。而最近30年來,隨著大量恐龍蛋和恐龍骨骼化石的發(fā)現(xiàn),一個深埋地下的“白堊紀(jì)公園”,也……
今天地球上的各種飛鳥,最多也就翼展3米出頭、體重15~20公斤。但這遠(yuǎn)不是飛鳥體型的極限,史前曾有過翼展六七米、足有一個人那么重的巨鳥飛上藍(lán)天……
今年三四月份,從蒙古戈壁刮來的一輪輪沙塵暴,讓大半個中國“集體吃土”。而在100年前,一支為尋找人類起源地而組建的考察隊,正是在這片大漠的……
在吸引眼球的大型肉食恐龍中,除了“末代君主”霸王龍,大部分最為強悍的種類,都出自同一個家族——鯊齒龍類。在這個興盛于早白堊世的家族中,……
今天美國中西部的廣袤平原,在距今7000多萬年前的晚白堊世曾被海洋覆蓋,滄龍、蛇頸龍、鯊魚……等各種巨型海怪游弋其中。海洋消失后,海怪們的化……
由于發(fā)掘工作開展得晚,非洲的恐龍相比北美洲、亞洲的種類,知名度低不少。所幸自20世紀(jì)后半葉以來,已有上百種恐龍化石在非洲多國現(xiàn)身,而且每年……
兔家族的成員未必有長耳朵,鼠兔就占了近半壁江山。而有著長耳朵、長后腿的小型哺乳動物,也未必是兔子,許多小獸都經(jīng)歷了這種“趨同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