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普通話” 是什么?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 2013年第04期
標簽: 有問有答

官話是最早的“普通話”么?
漢語方言紛繁復雜,自古已然。許慎在《說文解字》里就說過:“諸侯力政,不統(tǒng)于王,……言語異聲,文字異形?!备鶕?jù)西漢揚雄所著《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的記載,漢初的方言大致已有十來種。
方言太多,還差別很大,于是人們需要一種在一定范圍內,大多數(shù)人可以交流的語言。這就出現(xiàn)了所謂的“通語”,即通用的語言。揚雄的《方言》最先提出了這個概念,并與方言對應。不過,這種通用的語言實際比“通語”這個概念要早得多,各個歷史時期通語的具體稱謂也不一樣。
責任編輯 / 楊思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