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的背后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chǎn) 2012年第03期 作者: 黃秀芳
標簽: 歷史拾遺 讀史筆記 中華遺產(chǎn)卷首語 文化符號
夜,兩扇柴門半掩著,一束月光,悄悄的從門縫間射入門內(nèi)。這一幅場景表達的是什么?古人說就是“門縫”啊,然后用一個字(符號)“間”來指代?!伴g”初生時,是被寫成像畫一般的“”,其形就像月光從兩扇門中透入。后來篆文將月移到門中,遂變?yōu)?img src="http://content.dili360.com/public/data/posts/font/201211/1352342448640.png" border="0" height="16" width="16">,再后來,改月為日,又至簡體,就成我們今天看見的“間”了。
間的本義指門縫,后引申為“中間、空隙”,再后又引申為動詞“隔開、間離”,再后來,其意與其他漢字一樣,隨著人們認識的加深而不斷得到衍生。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