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州社火
黃土塬上的狂歡節(jié)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chǎn) 2014年第04期 作者: 吳曉鵬
標簽: 隴縣 文化符號 文化遺產(chǎn)

黃土塬上的亮調(diào)
黃土塬上,冬日的晴空下,身著鮮明耀目服裝的社火演員們,與他們的“后援團”已準備就緒。很多人會覺得民間色彩的大紅大綠過于刺眼和俗氣。實際上,在北方單薄、一眼望不到邊的黃土塬上,只有這大紅大綠能帶給人視覺的沖擊和心靈的震顫。社火便是打破單調(diào)、沉重的最直接、最熱烈的原生力量。
黃土塬上,冬日的晴空下,身著鮮明耀目服裝的社火演員們,與他們的“后援團”已準備就緒。很多人會覺得民間色彩的大紅大綠過于刺眼和俗氣。實際上,在北方單薄、一眼望不到邊的黃土塬上,只有這大紅大綠能帶給人視覺的沖擊和心靈的震顫。社火便是打破單調(diào)、沉重的最直接、最熱烈的原生力量。

敬神
神靈護佑的祭儀
社火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商周時期祈求豐產(chǎn)的“社”祭儀和驅(qū)魅納祥的“儺”儀。在社火表演前,隊伍首先要到村里的神廟中準備、表演,以表示對神的尊敬,同時也祈求神靈護佑來年五谷豐登,家宅平安。左圖即反映了人們敬神的愉悅。下圖是村民用火烤鼓面。這一烤,會讓鼓聲更加響亮?;鹣笳髦鵁崃?、騰躍,古遠的“燎”祭就是用煙火的升騰來祭祀上天。這或許也是社火鼓舞人心、擁抱生命與宇宙自然精神的來源。
神靈護佑的祭儀
社火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商周時期祈求豐產(chǎn)的“社”祭儀和驅(qū)魅納祥的“儺”儀。在社火表演前,隊伍首先要到村里的神廟中準備、表演,以表示對神的尊敬,同時也祈求神靈護佑來年五谷豐登,家宅平安。左圖即反映了人們敬神的愉悅。下圖是村民用火烤鼓面。這一烤,會讓鼓聲更加響亮?;鹣笳髦鵁崃?、騰躍,古遠的“燎”祭就是用煙火的升騰來祭祀上天。這或許也是社火鼓舞人心、擁抱生命與宇宙自然精神的來源。

2007年春節(jié),來自南方的攝影師吳曉鵬在陜西的隴縣偶遇一場華麗的“盛筵”——社火。華麗的扮相、熱烈的狀態(tài),加上黃土高原的曠闊,社火奇特的藝術(shù)魅力,讓吳曉鵬突然有了被打動的感覺。從那時起,他歷時5年,開始了隴縣社火的追尋之旅。
隴縣,古稱隴州,地處陜甘寧交匯之地。秦漢時期,這里乃兵家重地,有“關(guān)陜鎖鑰、秦都漢關(guān)”之稱。社火,乃是中國農(nóng)耕文化傳統(tǒng)中歷史最古遠、規(guī)模最宏大的節(jié)日民俗。具有“尚武”精神的隴州,一旦與社火相遇,立刻碰撞出了雄厚陽剛的火花。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quán)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