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服之美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chǎn) 2015年第02期
數(shù)千年的華夏衣冠,沉淀出繁復美麗的萬種風情。漢服的端莊大氣、唐裝的開放多元、宋明之服的儒雅風流……男女有別,身份不同,甚至場合不同,都帶來服飾的極大差異。在泛黃的畫卷、斑駁的壁畫和殘破的文物中,我們苦苦追尋它們的蹤影。今天,一群華服的愛好者和研究者,以嚴謹?shù)囊罁?jù)把一套套華服呈現(xiàn)出來,讓我們得以輕松“穿越”時光,去一睹曾經(jīng)最真實的風情。

古為今用之美
圖為《中國新娘系列》時裝的云肩翹擺鳳尾裙局部。云肩本是明代女裝禮服上的靚麗裝飾,被現(xiàn)代設(shè)計師借鑒吸收,與時裝完美結(jié)合,其視覺效果華美而震撼。
圖為《中國新娘系列》時裝的云肩翹擺鳳尾裙局部。云肩本是明代女裝禮服上的靚麗裝飾,被現(xiàn)代設(shè)計師借鑒吸收,與時裝完美結(jié)合,其視覺效果華美而震撼。

馬王堆的漢服風情

復原依據(jù):
馬王堆漢墓出土?印花敷彩黃紗綿袍
這件印花敷彩黃紗綿袍,于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印花與繪彩相結(jié)合制成的衣服,是漢代貴族婦女一種十分華美的時裝,過去只存在于古代文獻之中,卻從未在考古發(fā)掘中出現(xiàn),直到馬王堆漢墓的發(fā)掘。
兩千年的歲月風蝕,精美的綿袍已顯殘破和黯淡。左頁圖則是復原后的黃紗綿袍。衣形為交領(lǐng)、右衽、直裾式。所謂直裾袍,就是衣襟裾為方直的袍子。袍上印著各式變形的藤本植物紋樣。鮮艷的色彩層次豐富,所用顏料分別為植物顏料和礦物顏料,當時人們稱之為草染和石染。印花和彩繪一結(jié)合,漢代貴族女子的袍服變得更加美艷動人。
馬王堆漢墓出土?印花敷彩黃紗綿袍
這件印花敷彩黃紗綿袍,于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印花與繪彩相結(jié)合制成的衣服,是漢代貴族婦女一種十分華美的時裝,過去只存在于古代文獻之中,卻從未在考古發(fā)掘中出現(xiàn),直到馬王堆漢墓的發(fā)掘。
兩千年的歲月風蝕,精美的綿袍已顯殘破和黯淡。左頁圖則是復原后的黃紗綿袍。衣形為交領(lǐng)、右衽、直裾式。所謂直裾袍,就是衣襟裾為方直的袍子。袍上印著各式變形的藤本植物紋樣。鮮艷的色彩層次豐富,所用顏料分別為植物顏料和礦物顏料,當時人們稱之為草染和石染。印花和彩繪一結(jié)合,漢代貴族女子的袍服變得更加美艷動人。

女皇時代的情侶裝
復原依據(jù):
女服:陜西乾縣章懷太子墓石槨線刻?觀花仕女
男服:陜西富平節(jié)愍太子墓壁畫?紅袍男子
如果穿越回女皇武則天統(tǒng)治的武周時期,在某個美麗的花園中,或許會遇到這樣一對年輕的情侶。他們身著當時最時新的常服,賞花、逗鳥,悠閑而自在。
女子所著服飾由錦半袖、淺紅絞纈絹衫子、綠花紗裙和肉紅紗帔子組成。最引人注目的是對于身材的展露。上衣領(lǐng)式以直領(lǐng)對襟為主,外套短袖衫也為下擺不掖入裙腰的直領(lǐng)衣?!胺坌匕胙谝汕缪?,由于領(lǐng)式的改變,以及裙腰位置的進一步下移,女性袒露豐滿胸部的程度大大增加(圖中模特因手勢問題正好遮住了胸部)。帔子則是當時流行的較寬大的樣式,繞身一周在胸前交疊,仿佛是一件披肩衣。由于裙擺的貼身程度和垂墜感加強,身形曲線被勾勒得更加修長優(yōu)美,裙擺前緣則被高高的履頭所挑起。
男子所著的服飾,由幞頭、圓領(lǐng)袍、革帶、靴組成?!芭邸敝赣欣镒拥膴A衣,冬可絮綿。圓領(lǐng)袍更是當時的經(jīng)典款。圓領(lǐng)、窄袖、右衽,領(lǐng)口和前襟各有一枚扣袢系合,長度一般在小腿至腳面之間。這可謂是一套唐代的標準常服,男子在燕居生活中穿上它,既儒雅,又瀟灑。
復原依據(jù):
女服:陜西乾縣章懷太子墓石槨線刻?觀花仕女
男服:陜西富平節(jié)愍太子墓壁畫?紅袍男子
如果穿越回女皇武則天統(tǒng)治的武周時期,在某個美麗的花園中,或許會遇到這樣一對年輕的情侶。他們身著當時最時新的常服,賞花、逗鳥,悠閑而自在。
女子所著服飾由錦半袖、淺紅絞纈絹衫子、綠花紗裙和肉紅紗帔子組成。最引人注目的是對于身材的展露。上衣領(lǐng)式以直領(lǐng)對襟為主,外套短袖衫也為下擺不掖入裙腰的直領(lǐng)衣?!胺坌匕胙谝汕缪?,由于領(lǐng)式的改變,以及裙腰位置的進一步下移,女性袒露豐滿胸部的程度大大增加(圖中模特因手勢問題正好遮住了胸部)。帔子則是當時流行的較寬大的樣式,繞身一周在胸前交疊,仿佛是一件披肩衣。由于裙擺的貼身程度和垂墜感加強,身形曲線被勾勒得更加修長優(yōu)美,裙擺前緣則被高高的履頭所挑起。
男子所著的服飾,由幞頭、圓領(lǐng)袍、革帶、靴組成?!芭邸敝赣欣镒拥膴A衣,冬可絮綿。圓領(lǐng)袍更是當時的經(jīng)典款。圓領(lǐng)、窄袖、右衽,領(lǐng)口和前襟各有一枚扣袢系合,長度一般在小腿至腳面之間。這可謂是一套唐代的標準常服,男子在燕居生活中穿上它,既儒雅,又瀟灑。

驚鴻一瞥的袴褶復原依據(jù):
唐初貞觀時期陜西三原李壽墓壁畫?袴褶文官
這位從大唐“走來”的文官,身穿緋褶、白袴、烏皮靴,也就是說,他穿著一套袴褶。 相對于圓領(lǐng)袍、儒服、衫等常見的男服,袴褶或許對于今人來講十分陌生。的確,它自漢末魏晉出現(xiàn),在唐代以后消失,可謂“曇花一現(xiàn)”,卻留下了中國古代男服精彩而獨特的一筆。圖中所見便是目前為止當代人唯一復原的袴褶。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胡風勁吹,中國褲子迎來了“黃金時代”。褲的形制比較寬松,尤其是兩只褲管,往往做得十分肥大,俗名“大口褲”,就像上世紀80年代流行的喇叭褲。 和大口褲相配的上衣,一般做得比較緊身,叫做“褶”。褶和長褲穿在一起,在當時叫做“袴褶”。它原本是軍旅之服,后來因為簡便、適體而被紛紛采納,逐漸成為士庶百姓的常用之服。
到了圖中所展現(xiàn)的大唐時代,袴褶依舊流行,不過被正式規(guī)定為帝王文官的騎馬服以及武官服,形制和魏晉時差不多,只是“褶”由漢代最初的緊身衣變成“短身而廣袖”的樣式,而且顏色也有規(guī)定:三品以上紫褶,五品以上緋褶,七品以上綠褶,九品以上碧褶。
唐初貞觀時期陜西三原李壽墓壁畫?袴褶文官
這位從大唐“走來”的文官,身穿緋褶、白袴、烏皮靴,也就是說,他穿著一套袴褶。 相對于圓領(lǐng)袍、儒服、衫等常見的男服,袴褶或許對于今人來講十分陌生。的確,它自漢末魏晉出現(xiàn),在唐代以后消失,可謂“曇花一現(xiàn)”,卻留下了中國古代男服精彩而獨特的一筆。圖中所見便是目前為止當代人唯一復原的袴褶。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胡風勁吹,中國褲子迎來了“黃金時代”。褲的形制比較寬松,尤其是兩只褲管,往往做得十分肥大,俗名“大口褲”,就像上世紀80年代流行的喇叭褲。 和大口褲相配的上衣,一般做得比較緊身,叫做“褶”。褶和長褲穿在一起,在當時叫做“袴褶”。它原本是軍旅之服,后來因為簡便、適體而被紛紛采納,逐漸成為士庶百姓的常用之服。
到了圖中所展現(xiàn)的大唐時代,袴褶依舊流行,不過被正式規(guī)定為帝王文官的騎馬服以及武官服,形制和魏晉時差不多,只是“褶”由漢代最初的緊身衣變成“短身而廣袖”的樣式,而且顏色也有規(guī)定:三品以上紫褶,五品以上緋褶,七品以上綠褶,九品以上碧褶。

明代士人的“結(jié)婚照”
明代出土藍衫文物
明代夫婦容像畫
孔府舊藏的紅紗四獸女袍
明代出土藍衫文物
明代夫婦容像畫
孔府舊藏的紅紗四獸女袍

這是一對新婚夫妻對這幅畫的“克隆”。這樣的裝束,是明代品官及命婦最具特色的服飾,也是最經(jīng)典的明代結(jié)婚禮服。
新郎官所穿的是儒巾襕衫,又稱藍衫,明代時一般為生員所穿,相傳這是明太祖朱元璋為了讀書人的形象而命人制作的?!睹魇贰防锏溃骸暗郏魈妫┮詫W校為國儲材,而士子巾服無異胥吏,宜更易之,命逵(秦逵)制式以進。凡三易,其制始定。賜監(jiān)生藍衫、絳各一,以為天下先。明代士子衣冠,蓋創(chuàng)自逵云?!边@種襕衫的款式如圖中所見,通常為圓領(lǐng),鑲黑色領(lǐng)、緣,兩側(cè)開衩、有擺。
嬌美的新娘子身穿白鷴補圓領(lǐng)袍,這種袍服一般是明代命婦所穿的禮服,胸背綴著鮮艷的補子,其紋樣以丈夫或兒子的品級為準。復原圖中的補子是參考明代五品白鷴補子繡制而成的,款式則參考了孔府舊藏的紅紗四獸女袍。如果是在明代,這對新人的身份品級雖不算高,但作為年輕人來講,可謂是前途無量了。
供圖/吉恩煦夫婦
新郎官所穿的是儒巾襕衫,又稱藍衫,明代時一般為生員所穿,相傳這是明太祖朱元璋為了讀書人的形象而命人制作的?!睹魇贰防锏溃骸暗郏魈妫┮詫W校為國儲材,而士子巾服無異胥吏,宜更易之,命逵(秦逵)制式以進。凡三易,其制始定。賜監(jiān)生藍衫、絳各一,以為天下先。明代士子衣冠,蓋創(chuàng)自逵云?!边@種襕衫的款式如圖中所見,通常為圓領(lǐng),鑲黑色領(lǐng)、緣,兩側(cè)開衩、有擺。
嬌美的新娘子身穿白鷴補圓領(lǐng)袍,這種袍服一般是明代命婦所穿的禮服,胸背綴著鮮艷的補子,其紋樣以丈夫或兒子的品級為準。復原圖中的補子是參考明代五品白鷴補子繡制而成的,款式則參考了孔府舊藏的紅紗四獸女袍。如果是在明代,這對新人的身份品級雖不算高,但作為年輕人來講,可謂是前途無量了。
供圖/吉恩煦夫婦

錦衣衛(wèi)的飛魚服
復原依據(jù):
孔府舊藏香色麻飛魚袍等
在這幅以歷代帝王廟為背景的圖中,我們能看到明代最神秘的軍事特務(wù)——錦衣衛(wèi)和他們的華美服飾——飛魚服。飛魚服就是使用飛魚紋樣的袍服,不過飛魚并不是現(xiàn)在所說的海魚,而是一種近似龍首、魚身、有翼的虛構(gòu)形象。可以說,它的紋樣有點像蟒袍。于是在明代,就有人專門把飛魚服穿得像蟒袍,引得嘉靖皇帝大怒。
這樣奢華尊貴的服飾,除了高級錦衣衛(wèi)外,還有什么人能穿呢?據(jù)史料記載,明正德十三年曾賜一品官斗牛,二品官飛魚服色。而在明弘治年間時,一般官民都不準穿著飛魚服,即使公、侯、伯等違例奏請,也要治以重罪。后來明朝又規(guī)定,二品大臣才可以穿著飛魚服。景泰、正德年以后,在品官制服之外賞賜飛魚服、斗牛服、麒麟服。于是飛魚服就成為明代僅次于蟒服的一種賜服,穿在身上,是一種榮寵和身份的象征。
復原依據(jù):
孔府舊藏香色麻飛魚袍等
在這幅以歷代帝王廟為背景的圖中,我們能看到明代最神秘的軍事特務(wù)——錦衣衛(wèi)和他們的華美服飾——飛魚服。飛魚服就是使用飛魚紋樣的袍服,不過飛魚并不是現(xiàn)在所說的海魚,而是一種近似龍首、魚身、有翼的虛構(gòu)形象。可以說,它的紋樣有點像蟒袍。于是在明代,就有人專門把飛魚服穿得像蟒袍,引得嘉靖皇帝大怒。
這樣奢華尊貴的服飾,除了高級錦衣衛(wèi)外,還有什么人能穿呢?據(jù)史料記載,明正德十三年曾賜一品官斗牛,二品官飛魚服色。而在明弘治年間時,一般官民都不準穿著飛魚服,即使公、侯、伯等違例奏請,也要治以重罪。后來明朝又規(guī)定,二品大臣才可以穿著飛魚服。景泰、正德年以后,在品官制服之外賞賜飛魚服、斗牛服、麒麟服。于是飛魚服就成為明代僅次于蟒服的一種賜服,穿在身上,是一種榮寵和身份的象征。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quán)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
蠟筆尐噺-qz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