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飛行隊中國歷險記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 2015年第07期
標簽:
1942年4月13日拂曉,美國海軍最新式的航空母艦“大黃蜂”號悄然抵達太平洋中途島以北,與4天前由珍珠港出發(fā)的“企業(yè)”號航空母艦匯合。經過統(tǒng)一編隊,由2艘航母、4艘巡洋艦、8艘驅逐艦及2艘油船組成的美軍第16特混艦隊成立了。這支艦隊將執(zhí)行一項神秘而危險的任務,除少數高層軍官知情外,大多數艦隊成員甚至不知道他們的行駛目標是哪里。終于,第16特混艦隊指揮官——海軍上將哈爾西宣布:“本艦隊駛向東京。”頓時,各艦爆發(fā)出熱烈的歡呼聲。人們明白,由“大黃蜂”號航母搭載來的16架B-25轟炸機及80名機組人員才是這次行動的真正主角。由于本次轟炸的主要目標是東京,就被稱為“東京轟炸計劃”,又因轟炸機隊負責人是詹姆斯·H·杜利特爾中校,也被稱為“杜利特爾行動”。


供圖/Fotoe
“報復”計劃的實施
對第16特混艦隊的官兵來說,這種興奮夾雜著揚眉吐氣的痛快。去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偷襲并重創(chuàng)了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從那以后,美國政府再也不能保持“中立”了,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但美軍參戰(zhàn)之初并不順利,在太平洋戰(zhàn)場上,在與日軍的較量中仍然處于下風。美國民眾“中立主義”情緒還沒有完全消散之際,他們就充分感受到了戰(zhàn)爭的殘酷,以至于對戰(zhàn)爭未來走向的悲觀預判蔓延到軍隊當中。為提振士氣,同時也是報復日軍,美國國防部決定秘密實施一個轟炸日本本土的作戰(zhàn)計劃。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