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白川鄉(xiāng)合掌村:山谷中的營造智慧
標簽: 遺產風景


與世隔絕的深山谷地,從來就是逃亡者的樂土。12世紀末,日本平安時代走向尾聲,武士家族集團平氏,在與源氏的權力爭奪中敗戰(zhàn)。為躲避追擊,平氏家族逃入日本本島中部的深山,就地取材,用木料和當地盛產的茅草,搭建起可隨時遷移的簡單房舍。這種房屋的剖面約略呈三角形,與山脈的走向垂直,可阻擋順著山勢刮下來的寒風。屋頂鋪設七八十厘米厚的茅草,斜面夾角達50-60度。當暴雪來臨,屋頂的積雪易于滑落,不至于凍結后將木屋壓塌。這些房屋的外形酷似雙掌合十,故而被稱為合掌屋,作為一種民宅形式,在后世得到了延續(xù)和推廣。





目前岐阜縣大野郡白川鄉(xiāng)共有5座合掌村落,其中的荻町(又稱合掌村)擁有114棟合掌屋,它們大多建于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中后期。木構建筑最忌煙火,但山中冬季苦寒,電氣時代來臨之前,一年里持續(xù)數月的大雪,決定了家家戶戶必須得生火取暖。人們在火爐上方懸吊起大塊的桐木隔板,桐木質輕,耐火性強,既能減輕橫梁負重,又可防止木炭燃燒時產生的火星隨熱空氣上飄至屋頂,引起火災。此外,當地人在室外消防上也下足了功夫。屋舍四周溝渠縱橫,除提供灌溉農田的用水以外,更便于隨時隨地取水。據說如今荻町共有59個噴水槍,34個露天消防栓、28個室內消防栓。完備的消防設施和防火意識,使得這些脆弱的木構民居,得以穿越三四百年的時光。
責任編輯 / 郭婷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