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夢貘 我們夢中相見
標簽:
日本作家小泉八云在《怪談》中提到“食夢貘”,這是出現在夜晚的一種怪獸,它能吃掉人們的噩夢,原本無形無質的夢境,卻可以拿來當飯吃,這便是貘的神奇之處。因為有了貘,睡夢才格外安穩(wěn),噩夢消弭于無形,順便將噩運也一并帶走了。

由日本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繪制的《食夢貘》
中國人也關注“貘”,而且關注得還很早。清代學者郝懿行認為,“貘”曾是一種想象中的動物,《山海經》里的猛豹即貘豹。生活在公元4世紀的博物學家郭璞,在注《山海經》時認為猛豹“似熊而小,毛淺,有光澤,能食蛇,食銅鐵,出蜀中”。他為《爾雅》做注時,又說“似熊,小頭庳腳,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節(jié)”。從這樣的描述來看,像極了四川的熊貓,只不過并不是。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