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是新的疆土 還是故土新歸?
新疆,這個占中國國土面積約六分之一的地方,曾經差點兒就成為“第二個外蒙古”。

新生的故土
圖為天山伊犁草原春景。天山呈東西走向,在中國境內綿延1700公里,面積占新疆全境約三分之一。2000多年前,漢宣帝在位時已將天山南北道納入大漢王朝的羽翼之下,開始了對西域的實際掌控。從漢時“西域”到清時“新疆”,這片故土在疆域的一次次收縮延擴中,完成新生。
供圖/東方IC
圖為天山伊犁草原春景。天山呈東西走向,在中國境內綿延1700公里,面積占新疆全境約三分之一。2000多年前,漢宣帝在位時已將天山南北道納入大漢王朝的羽翼之下,開始了對西域的實際掌控。從漢時“西域”到清時“新疆”,這片故土在疆域的一次次收縮延擴中,完成新生。
供圖/東方IC
1944年11月,在蘇俄的暗中支持下,伊犁、塔城、阿山三區(qū)爆發(fā)伊寧事變,成立所謂的“東突厥斯坦共和國”,要把新疆變成蘇聯(lián)的第十七個加盟國。亂局之下,時任新疆省政府主席的吳忠信,認為新疆面積太大、民族復雜,又有外國勢力插手,很難實現(xiàn)統(tǒng)一管理,于是提出將該地分為天山以北、天山以南和昆侖山以北三個地區(qū)分別建省。無獨有偶,蔣介石侍從室的高參唐縱,也在遞交給蔣的意見書中,提議將新疆分為六個省,分省治理。蔣介石最終采納了這些意見,并命令赴新疆接替吳忠信的張治中著手調查實施。誰料,國際局勢風云變幻,二戰(zhàn)后蘇聯(lián)調整了對華政策,希望能和平解決伊寧事變引發(fā)的“三區(qū)問題”。1946年7月1日,張治中與三區(qū)代表達成協(xié)議,成立新疆省聯(lián)合政府,分省計劃就此擱置。
責任編輯 / 郭婷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