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謎縱目:三千年前的眼神 你讀懂了嗎?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chǎn) 2020年第11期 作者: 梁石
標簽: 文化符號 文化遺產(chǎn) 文化遺產(chǎn) 讀史筆記 歷史拾遺

古蜀人的“超能力”、
青銅縱目面具,高0.66米,寬1.38米,是古蜀文明中知名度最高、也最具神秘感的器物之一。它那雙超級“炯炯有神”的巨目,究竟有何含義?眾說紛紜。從它的造型來看,除了極為突出的眼睛,其耳朵、鼻子、嘴巴也都極盡夸張。也許,這體現(xiàn)了古蜀人對超凡的身體機能,即“超能力”的渴望。攝影/一夢琥珀
青銅縱目面具,高0.66米,寬1.38米,是古蜀文明中知名度最高、也最具神秘感的器物之一。它那雙超級“炯炯有神”的巨目,究竟有何含義?眾說紛紜。從它的造型來看,除了極為突出的眼睛,其耳朵、鼻子、嘴巴也都極盡夸張。也許,這體現(xiàn)了古蜀人對超凡的身體機能,即“超能力”的渴望。攝影/一夢琥珀

青銅縱目面具
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出土
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出土
并不孤單的“縱目人”
三星堆博物館里,有眾多的青銅面具,長相奇特,神情神秘,甚至有詭異的眼。其中有一種眼睛呈縱目狀。所謂縱目,即眼睛呈圓柱狀,突出于眼眶。最突出的一雙“縱目”,長達16.5厘米,中間還有一道帶狀的箍,活像卡通電影里的“驚呆”表情包。這樣的眼睛,在當(dāng)時全世界的青銅器中獨一無二,也驚世駭俗。見者無不好奇:古蜀人造出這些奇特的眼睛,究竟是什么意思?因其過于奇特,有的人甚至認為他們是外星人。
其實,如果我們把眼光拓寬到古代文獻和神話傳說,就會發(fā)現(xiàn),縱目也許并沒有那么獨特。在大約成書于戰(zhàn)國時期的《山海經(jīng)》中,縱目就屢見不鮮,比如《大荒北經(jīng)》中有一個“直目”之神,名叫燭龍,兩晉時期訓(xùn)詁學(xué)家郭璞認為,直目即縱目。這位燭龍神的眼睛睜開,世界就進入白天,眼睛閉上,世界就進入黑夜。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quán)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