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兮吉兮歲寒香

小橘大雅
斯為陋室,陳設極簡。木幾上的三枚丹橘,兩只佛手,一剪梅花,卻令陋室格外高亮起來。中國文人喜愛歲朝清供,一歲伊始,顏色鮮麗而清香的柑橘屬果實,總是案頭陳設中的主力軍。
供圖/文人空間
斯為陋室,陳設極簡。木幾上的三枚丹橘,兩只佛手,一剪梅花,卻令陋室格外高亮起來。中國文人喜愛歲朝清供,一歲伊始,顏色鮮麗而清香的柑橘屬果實,總是案頭陳設中的主力軍。
供圖/文人空間
大約是1600多年前的一個暮秋新冬,地氣偏暖的江南尚未迎來霜降,但枝頭上的丹橘已經累累可人。安居家中的王羲之惦念起一位故交,于是命仆人采摘了相贈,隨橘而去的還有一封手札:“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敝皇遣恢颠^后,書圣又該置辦多少橘子以饋親友,供于案頭。
對于千百年前的人們而言,冬日里的一盤鮮橘,似乎有著非比尋常的寓意。這不僅僅是四季時令最后的甜蜜饋贈,更蘊藉著深厚的風雅氣韻。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