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天潢:轉瞬即逝的蜜月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chǎn) 2022年第03期 作者: 樓閣
昔為仇敵,今為“恩人”
崇禎十七年(1644年,即甲申年)四月,山東濟南。德王朱由櫟惶惶如喪家之犬。崇禎帝已殉難月余,“大順皇帝”李自成任命的歷城知縣喬茂桂,正在此處管事。農(nóng)民軍所到之處,明室宗人慘遭洗劫,朝不保夕。

藩王稱帝建陪都故明宗室、將領、官員紛紛投靠
朱紅色殿宇上,黃色琉璃瓦格外耀目。殿前臺階中央的丹陛石,乃帝王身份的象征。圖為貴州安龍縣新安鎮(zhèn)復建的“南明行宮”。明亡后,部分將領及地方官擁立明宗室藩王,相繼建立了幾個政權。其中,以桂王朱由榔為帝的永歷政權,于1652年遷至安龍,以此為陪都。
供圖/視覺中國
朱紅色殿宇上,黃色琉璃瓦格外耀目。殿前臺階中央的丹陛石,乃帝王身份的象征。圖為貴州安龍縣新安鎮(zhèn)復建的“南明行宮”。明亡后,部分將領及地方官擁立明宗室藩王,相繼建立了幾個政權。其中,以桂王朱由榔為帝的永歷政權,于1652年遷至安龍,以此為陪都。
供圖/視覺中國
對于李自成、張獻忠等農(nóng)民軍來說,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三年前,李自成滅掉洛陽福藩,血洗福王府,接著又不惜一切代價,拿下開封周藩。張獻忠這里則瘋狂攻打襄陽巨藩襄王。起義軍高喊著進攻“王侯貴人”的口號,血洗各地藩府,既表達了與明王室的不共戴天,又獲得了各大王府的巨額財富,極大地增強了經(jīng)濟實力。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