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犀牛角 觀照三千年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chǎn) 2022年第03期 作者: 李炎
標簽: 文物故事

精美、寫實
犀牛的顏值巔峰
圖這件西漢錯金銀云紋青銅犀尊,堪稱中國古代最精美的一件犀牛形文物。通體的錯金銀云紋,表現(xiàn)出了犀牛粗厚褶皺的皮膚肌理,也營造出一種神秘感。其造型也很寫實,從鼻子上的兩個犀角來看,應是在中國生存過的唯一一種雙角犀——蘇門犀。古代中國的另外兩種犀?!《认妥ν巯际仟毥窍?。
犀牛的顏值巔峰
圖這件西漢錯金銀云紋青銅犀尊,堪稱中國古代最精美的一件犀牛形文物。通體的錯金銀云紋,表現(xiàn)出了犀牛粗厚褶皺的皮膚肌理,也營造出一種神秘感。其造型也很寫實,從鼻子上的兩個犀角來看,應是在中國生存過的唯一一種雙角犀——蘇門犀。古代中國的另外兩種犀?!《认妥ν巯际仟毥窍?。
第一個1000年,登上歷史
1929年,“中國考古學之父”李濟主持了對河南殷墟的正式發(fā)掘工作。殷墟出土的大量文物和有字甲骨,確證了商王朝的存在,重構(gòu)了中國的歷史框架。就在這一年,殷墟還出土了一個奇大的動物頭骨,上面刻著一段甲骨文:“于倞田□□獲白……”
這段文字記載的是一次田獵活動,出土的大獸頭骨,可能就是捕獲的“白”的頭骨。古怪的頭骨,前所未見的“
”字,立刻引起了學界大佬們的高度關注。古文字學大家董作賓先生,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專刊上發(fā)表了一篇《“獲白麟”考》,將“
”釋為“麟”。道理很簡單,“
”顯然是一個象形字,表現(xiàn)的是一頭巨獸,而它最大的外貌特征,就是頭上長著大大的獨角。董作賓先生參考了古今中外關于獨角獸的記載,認為這就是傳說中的麒麟的原型。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