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宣紅釉 驚“紅”一瞥
從妖異到祥瑞
宋代大觀年間(1107—1110年),江西景德鎮(zhèn)發(fā)生了一樁“怪事”:這天,當窯工們像往常一樣打開窯門、打算取出燒好的瓷器時,卻突然發(fā)現(xiàn)其中一件的顏色十分異?!蠹t欲滴,仿佛朱砂閃爍。窯工們倒吸一口冷氣,全都嚇壞了。有人猜測,這是由于最近火星運行到中天照著窯室,才會發(fā)生這樣詭異的“窯變”。惴惴不安的窯工們,當即毫不猶豫地砸碎了這個色如朱砂的“妖物”。

色如寶石
宣德紅釉光澤如初
圖為明宣德御窯的紅釉代表器物——寶石紅釉僧帽壺。該壺總高度為19.2厘米,大小適中,其色澤如寶石般光亮豐潤,故被稱為寶石紅,是宣德時期著名的高溫銅紅釉品種。
供圖/臺北故宮博物院
宣德紅釉光澤如初
圖為明宣德御窯的紅釉代表器物——寶石紅釉僧帽壺。該壺總高度為19.2厘米,大小適中,其色澤如寶石般光亮豐潤,故被稱為寶石紅,是宣德時期著名的高溫銅紅釉品種。
供圖/臺北故宮博物院
南宋學者周煇把這個故事收錄在筆記《清波雜志》中,據現(xiàn)代學者研究,這很可能是我國歷史上最早關于紅色瓷器的記錄之一。然而在彼時的景德鎮(zhèn)上,人們卻對這抹紅色避之唯恐不及,甚至將其與象征災異的火星聯(lián)系在一起。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