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剃頭挑子
剃頭挑子,是一個挑在肩膀上的流動理發(fā)店。扁擔的一頭是一條方凳,凳子凳腿間有三個抽屜,第一層放錢,下面兩層放置剃刀、圍布、梳子、篦子、挖耳勺等工具。另一頭是一個長圓籠,里面放一個火爐,上面架……
-
-
御馬監(jiān)駕牌 明代“弼馬溫”的工作證
在首都博物館的“古都北京”展覽里,有一件不太起眼的圓牌,大小略遜于手掌,上部是荷葉形的牌首和用來穿系穗帶的圓孔,正面中間自上至下有篆書“駕牌”二字,左邊是四字楷書“出京不用”,右邊是楷書八……
-
-
薩伏伊王室居所 末代王族的榮耀
作為意大利第三大城市,都靈引以為傲的不只有尤文圖斯和菲亞特。它的歷史與建筑,曾經(jīng)被意大利最后的王族——薩伏伊(Savoy)所牢牢主宰,而這個國家走向共和的征途,也正是從都靈開始的。
作者: 周劍生
-
古代自動化那些神科技
在中國浩如煙海的歷史文獻和文物中,埋藏著一些驚人的“神器”:能歌善舞的“機器人”,流光飛舞的走馬燈,高達10米的自動鐘……它們閃耀著“高科技”的光輝,其中蘊含的自動化技術,有的啟發(fā)了現(xiàn)代的生……
-
自動化水力機械 御水有術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風力等自然能源的國家之一。圖為“水轉筒車”,約出現(xiàn)于隋唐時期。它以水流為動力,在大輪輪輻外的受水板上斜系有一個個竹筒,當大輪受急流沖激而轉動,竹筒轉至底部時便灌滿……
-
古代“機器人” 沉重的奇技淫巧
全世界正在掀起一陣機器人的旋風。他們集眾多前沿科技于一身,能夠執(zhí)行人類交付的各種煩難工作。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機器人在中國古代曾有過驚人的表現(xiàn):約3000年前,機器人演員曾為周穆王獻舞;約1300年前……
作者: 喻翔
-
走馬燈為什么沒有變成燃氣渦輪機
花燈里,有飛翔的鳥,有奔跑的馬,有舞蹈的人。這項古老的技藝,給古人單調的生活,增添了無數(shù)美妙感受。中國人讓走馬燈“走”了起來,不過,這樣的科學靈感,往往只用在對生活美的追求上。
作者: 康晶
-
-
看得見的圓明園消亡史
始建于1707年的圓明園,到今天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310年的風風雨雨。1860年10月,英法聯(lián)軍一場大火,點燃了圓明園?;鸷蟮膱A明園還剩下什么?一片荒土,斷壁頹垣?是也不盡是。一張張不為人知的老照片,記錄了圓明園火……
作者: 劉陽
-
-
-
-
鎖陽城 河西重鎮(zhèn)的繁盛與寂寞
絲綢之路上的重鎮(zhèn)鎖陽城,扼守在河西走廊西陲,是通向西域的樞紐。千年時光逝去,此地已了無人煙。但歷史會記住,這里經(jīng)歷過無數(shù)烽火狼煙,走過川流不息的僧人商旅……這里曾是極旱荒漠中的一片珍貴綠洲……
-
-
-
那些年,古人生的“病”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講求含蓄內斂。有些官員希望自己升職加薪,獲得更大的權力,又不好赤裸裸表達心中所想,于是就借口生病,讓上級知曉自己的意見。而能否成功,則取決于對局勢的準確評估。在竇嬰這件事上,就……
作者: 晶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