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文身
繪在身體上的思想

傣族人用來文身的工具是一根直徑約2厘米,長40厘米左右的錐形木棒,木棒的尖端里鑲有2—5顆鋼針。鋼針數量是不固定的,鋼針的大小也是不固定的,這要根據所文圖案的大小而定。

圖中手拿文身圖譜的是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康朗來,一個精通醫(yī)術和占卜,在寺廟里有受人尊重地位的中年人。他拿的是一個代表著消除病痛、保佑平安的圖樣,根據生辰八字的不同,圖譜中的文字會有一些變化。像康朗來這樣的文身師現在已經很少了。
拍攝文身,從打動“康朗”開始
居住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傣族是一個全民信教的民族,他們信奉的是南傳上座部佛教,亦稱小乘佛教。按照傳統(tǒng)的宗教習俗,傣族男子一生中都應出家為僧一次,只有這樣才算有教化。沒有當過和尚的人被視為沒有教化的人,一輩子都會被人瞧不起。傣族男孩長到七八歲便要送入佛寺削發(fā)為僧,稱為“帕囡”(小和尚)。小和尚在佛寺內學習傣文、天文、歷史、佛教經典等多方面的知識,并隨著年齡增長和所掌握的經文程度晉升為大和尚、二佛爺、大佛爺……歷史上,佛寺是傣文化的傳承地,傣族的知識分子都是從佛寺里走出來的。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佛寺實際上就是傣族男子接受文化教育的學堂。
出家的男子一般在三五年后便可還俗,回家務農經商、娶妻生子。還俗的僧侶,根據等級享受不同的榮譽和稱號?!翱道省保侨藗儗€俗后佛爺的尊稱??道蕘懋斈暝诜鹚吕锏牡匚皇谴蠓馉?,“來”就是他的名字。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