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蘇地下河上
標簽: 都安瑤族自治縣 大化瑤族自治縣 喀斯特 地質(zhì)地理 文化地理

都安瑤族自治縣東廟鄉(xiāng)吞榜村
在喀斯特峰林谷地里,地下河把地層溶蝕得千瘡百孔。人類的腳下密布著大大小小的孔道,流水常年川流不息,地球上從沒有哪個地區(qū),像喀斯特峰林峰叢區(qū)那樣,地上與地下,通過流水,串聯(lián)成一個整體。攝影/張宏
在喀斯特峰林谷地里,地下河把地層溶蝕得千瘡百孔。人類的腳下密布著大大小小的孔道,流水常年川流不息,地球上從沒有哪個地區(qū),像喀斯特峰林峰叢區(qū)那樣,地上與地下,通過流水,串聯(lián)成一個整體。攝影/張宏

都安瑤族自治縣大興鄉(xiāng)九頓村
照片里的這個水潭下面,有兩個深不見底的洞,水就是從洞里冒上來,注滿這個潭,再溢流出去的。潭水有時很滿,有時落下去好幾米,水少時,河道也會干。一年四季,水都是從洞里往外冒的,所以夏天游泳時,人不怕被洞口吸走。有時潭水很渾,那是因為洞里冒出來的水是渾的,說明水源地正在下雨,有時候這里雖然下著雨,但是潭水卻很清。這條小河就是地蘇地下河系的一部分。攝影/張小寧
照片里的這個水潭下面,有兩個深不見底的洞,水就是從洞里冒上來,注滿這個潭,再溢流出去的。潭水有時很滿,有時落下去好幾米,水少時,河道也會干。一年四季,水都是從洞里往外冒的,所以夏天游泳時,人不怕被洞口吸走。有時潭水很渾,那是因為洞里冒出來的水是渾的,說明水源地正在下雨,有時候這里雖然下著雨,但是潭水卻很清。這條小河就是地蘇地下河系的一部分。攝影/張小寧
盛夏的傍晚是廣西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大興鄉(xiāng)一天里的旖旎時光,當落日灑下柔軟的余暉,鎮(zhèn)子西邊連綿不絕的石山在澄江源頭的涌水處投下圓潤的山影,召喚著人們走出房門、離開田地,來到這巨大的水潭邊。最先到達的總是活蹦亂跳的孩子們,三三兩兩地從岸上魚躍進入碧藍色的河水中,嬉戲打鬧。附近田里勞作的大人們或扛著鋤頭、或背著竹簍,來到水邊,開始洗去一身的汗水和疲憊。幾百平方米的水潭很快就被人群圍住了,洗澡、洗衣服、洗菜,還有釣魚的、端著啤酒暢飲的……一幅喧鬧而安詳?shù)南膱D景。
說這是一個水潭,并不是很正確,雖然它真的只是一個水潭。其實這是一條河,名叫澄江。只是在這里你看不到正常的河的樣子,因為看不到它的來處。它來無蹤,去有影,源源不絕的碧水從地底下涌出,然后緩緩流淌向東南方,奔淌數(shù)十公里后,匯入遠處的大河——紅水河。但河水的來處在哪里呢?其實就在這水潭深處的地底下。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