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色在线网站,亚洲最大av资源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真人高清实拍女处被破的视频

喀斯特考察
有備而去還是順路為之?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1年第10期

標簽: 喀斯特   文化地理   地質地理   歷史地理   

多數(shù)人認為徐霞客51歲開始的西行原本是去考察長江源的,途中偶然發(fā)現(xiàn)了喀斯特地貌。從2003年開始自駕車“重走霞客路”的劉瑞升,斷定徐霞客對南方喀斯特的情況是“備過課”的——26歲時徐霞客癡迷于花崗巖質的天臺山石梁,33歲時他寫下“余志在蜀之峨眉、粵之桂林……”可見,全面考察喀斯特地貌的決心,徐霞客早就已經做出了。

記得我準備“重走霞客路”之初,曾致信云南大學朱惠榮教授,他從事徐學研究多年,整理并加注出版了《徐霞客游記》,我向他討教有關重走徐霞客的路應該采取哪種方式。我告訴他我有兩套方案,一是請半年的長假,一口氣走完;二是每年利用假期分段走。當然,我也列舉了各自的利弊。朱教授回信給我提出5點建議,其中之一是建議我選擇不同地區(qū)搞幾次“演習”,總結經驗,且不要局限于內地名山。其二是重走霞客路不要急功近利,企圖一口“吃完”。考察和寫作最好是分地區(qū)分階段進行,人的體力、精力都可獲得調整,也便于對旅途見聞咀嚼消化、提煉升華。

我采納了他的建議,先是短途搞了兩次熱身行,小結了行車、景觀、資訊等方面的經驗;二是分段進行,分段最大的優(yōu)點是可以進行總結性思考。

責任編輯 / 劉晶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要評論?請先 登錄 或者 注冊 ,您也可以快捷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