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運河而行
從德州到臺兒莊

歷史上與萬里長城齊名并稱的京杭大運河,從魯西北進入,劃出一個牛梭子彎兒,彎向東南,穿南四湖出臺兒莊入江蘇境,貫穿4個地級市,將近20個區(qū)縣。有人說運河是條長帶,串起了沿河的城市珍珠。又何止城市呢,沿運河的一切存物,包括鄉(xiāng)鎮(zhèn)村莊,更包括聚居游走的人群,它曾經的往昔一直到可觸摸的現在,都被劃進了運河經濟帶、運河文化帶的范疇中。沿運河而行是尋古也是訪今,為了編輯山東專輯,本刊特約作家和攝影師從德州沿運河一直走到臺兒莊,途經800多公里,這篇報道將帶您去看看今天的山東段運河。

運河斷流已經有30年了,德州現在已經成了一個沒有河流的城市。但是他們還記得他們當年繁榮城鎮(zhèn)興盛的河流。83歲的航運局老職工柴天臺手指著德州干涸的運河河道說:“當年,除了德州到天津的鐵路線,就指它呢?!彼睦匣锇槭种型兄恢话追∧敬P?,寄托著對當年行船的緬懷之思。

一位外國人的畫中記錄了古名城臨清的繁榮景象,稅收占全國七分之一的臨清,也是“南有蘇杭,北有臨張”中的臨清。
德州夢:讓運河重新有水
運河喚起遐想,多少人會想到乘船而行,可是在運河山東段的第一站德州,卻已是不見檣桅船影三十幾載。走在荒草叢蕪、人跡罕至的老運河堤岸上,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曾幾何時這里還是滿河船桅、纖夫盈堤,沿岸纖夫啟航的號子聲聲動十里。小船劃向大船,大船靠向碼頭。賣炸丸子、素餡包子、燒雞、雜貨日用品的游商走販的吆喝聲,此起彼應。光腚戲水的半大孩子手扒船幫,露出半截身子踩水;鉆出艙口的船家女人,張望著岸上成衣鋪里的花衣裳。
責任編輯 / 徐健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