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峽谷穿越燕山

站在高處,才能見到燕山的美。山雖不高,但是嶙峋,骨架顯露,把數億年前地殼翻江倒海般的變動凝固在我們眼前??催@巨浪般的山巒,不就是當年被巨力掀翻的地層嗎?
北京的別稱為“燕京”,其得名來自最早在此建都的古燕國,而燕國的得名,又來自燕山。不過,最初的燕山只是現在西山的一部分,即房山琉璃河古燕都西面的幾座小山丘。3000年來,隨著歷史的演進,燕山的地理范圍和文化內涵也在不停地擴展,以至于“何處是燕山”成為了一個值得首先梳理的問題。
我們不妨先“以貌取山”,通過地貌特征,用排除法來確定一個“大燕山”的范圍。燕山山脈是中國大地貌第三階梯上的一個顯著凸起,以此為據,將屬于第二階梯的壩上高原、陰山、太行山脈排除在外;然后排除第三階梯上的兩片大平原——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處于這些淘汰者包圍之下的一系列山地、丘陵,都可以歸入廣義的燕山范疇。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