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鉗嘴鸛
來到中國的鳥類新移民
文章出自:中國國家地理 2016年第07期 作者: 韓聯憲 韓奔 楊亞非
標簽: 生物地理

作為來到中國的新移民,今天,在中國西南地區(qū)的不少地方都能看到亞洲鉗嘴鸛的身影。作為群居性鳥類,鉗嘴鸛經常結大群活動,它們在晨曦和晚霞中成群飛舞,場面壯觀。目前,中國境內記錄到的最大結群已達到1300多只。圖為在云南蒙自飛翔的亞洲鉗嘴鸛。
我第一次看見亞洲鉗嘴鸛(Anastomus oscitans),是1992年春季在泰國曼谷郊區(qū)的一片濕地,那時我正在泰國的馬恒東大學進行短期訪問。這種大型涉禽形狀奇特的喙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時,中國還沒有關于這種鳥的科學觀察記錄,查閱資料,得知它們是“棲息于南亞和東南亞熱帶地區(qū)的大型涉禽,學名亞洲鉗嘴鸛”,主要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等地。
沒想到20多年后的今天,我的專業(yè)工作再次與這種鳥聯系在一起——繼多年前的一面之緣后,現在在中國云南一些地方見到這種鳥已經很尋常了,因為亞洲鉗嘴鸛竟然成為了中國鳥類的“新移民”,它們一連數年,成群結隊地出現在中國西南地區(qū)的多個地點。最近幾年,我們在云南持續(xù)追蹤、記錄這些“怪嘴”鸛,對它們的生態(tài)行為進行了系統(tǒng)的觀察研究。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