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卡坦半島上數(shù)百個天然井以及錯綜復雜的洞穴系統(tǒng)的形成與發(fā)展是一種長期、復雜的溶蝕、侵蝕和崩塌的過程。雨水經年累月地侵蝕和滲透尤卡坦半島的石灰?guī)r臺地,形成星羅棋布的地下河和溶洞(如圖1)。一些洞穴頂部坍塌陷落,形成了開口窄小而內部空間巨大的天然井,形似一個儲水的瓶子(如圖2)。隨著天然井拱頂或者壁面的繼續(xù)坍塌,瓶狀的天然井會變成一個擁有大開口的四壁陡直的豎井(如圖3)。當這些坍塌沉積的石堆慢慢限制了天然井中的水與地下水的交換時,天然井也有可能變成一個“旱洞”(如圖4)。繪圖/項樂
穿越尤卡坦半島的水下迷宮
斷續(xù)國界線各段中點距周邊國家最短距離示意圖
數(shù)據(jù)提供/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 唐盟
地理學家劃出的南海斷續(xù)國界線,充分考慮了周邊國家的領海需求
1947年國民政府內政部方域司印制了《南海諸島位置圖》,圖中南海上共有11段我國同周邊國家的國界線,以斷續(xù)線形式表示。若選取每段線的中間點,測算其與周邊國家的最短距離,經過四舍五入,我們大致會得到如圖這樣一組數(shù)據(jù),數(shù)值最小處在我國與菲律賓的巴拉望島之間,為76公里(41海里);最大處在我國與越南之間,為236公里(127海里)。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葡萄牙的領海范圍為6海里,瑞典、挪威等斯堪的納維亞諸國為4海里,而英國、美國、法國、德國和日本的領海范圍是3海里。11段南海斷續(xù)國界線的劃定,充分滿足了周邊國家的領海需求,那時還沒有200海里專屬經濟區(qū)的概念,《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則更是多年以后的事了。
事關主權的重大地理學發(fā)現(xiàn):南海“斷續(xù)線”劃分的依據(jù)是地形
繪圖展示了尤卡坦半島上的一處瓶狀天然井,顧名思義,它的洞口是窄小的天窗形式,而天然井內部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儲水洞。在不同的時間里,光線透過狹小的洞口,使洞內的水產生了不同的折射和反射效果。繪圖/項樂
穿越尤卡坦半島的水下迷宮
田稚珩
中國地質學會洞穴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洞穴潛水員
穿越尤卡坦半島的水下迷宮
根據(jù)2013年8月對雕塑瓷廠樂天陶社創(chuàng)意市集進行隨機市場調研,共有來自江西、湖南、河南、廣東等13個省區(qū)的攤主在樂天陶社創(chuàng)意市集擺攤;創(chuàng)意市集負責人介紹說,如果長時期觀察,幾乎國內除西藏和北京外,創(chuàng)意市集有來自所有省份的攤主,也會有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的陶藝家擺攤。如果對這些攤主的畢業(yè)院校進行統(tǒng)計,可以發(fā)現(xiàn)在2013年8月總共有十多所高校的學生在樂天陶社創(chuàng)意市集擺攤。(數(shù)據(jù)來源《“景漂”和景德鎮(zhèn)當代陶藝——以樂天陶社創(chuàng)意市集為案例分析》,李松杰)
為什么大家都來景德鎮(zhèn)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西岸擁有典型的峽灣海岸。峽灣切割海岸,像是一株株傾倒的巨樹。一道道“海流”沿著峽灣蜿蜒伸展到內陸深處,讓漫長的海岸線呈現(xiàn)出獨特的鋸齒狀。圖為挪威規(guī)模最大的松恩峽灣的遙感圖,其長度超過200公里,最大水深1308米,在當?shù)乇环Q為“峽灣之王”。
峽灣
大約在兩萬年前,末次冰期達到了極盛,歐洲廣大的土地都被沉重的冰蓋掩埋。以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為中心,冰川向南最遠攻占了現(xiàn)在的波蘭,當時阿爾卑斯山區(qū)域的冰川也比現(xiàn)代冰川的分布要廣得多。冰川的進退、消磨、刨蝕對歐洲的地形地貌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峽灣便是冰川在這片大陸上的杰出作品。在高緯度地區(qū),冰川可以依靠重力作用從高山一直深入海洋,厚重的冰川下滑時,在原本的谷底中刻蝕出更深的槽谷,同時也侵蝕出萬仞峭壁。當冰期結束,冰川消融退卻后,海水倒灌入接近海岸的峽谷中,形成了峽灣。繪圖/蘇超
峽灣
挪威維京海盜征戰(zhàn)路線圖
維京人在公元8一11世紀時異軍突起,成為令歐洲人聞風喪膽的海盜勢力。在長達3個世紀的遠征中,他們的龍頭戰(zhàn)船曾震懾英倫三島,也使得西歐各國創(chuàng)傷累累。在公元10世紀左右,歐洲教會擁有驚人的財富,挪威的維京人經常迅速登陸海岸,掠奪海濱城市的教會財產。維京人的英文名“Viking”一詞有兩個主要含義:一是“峽灣來的人”,二是“海上遠征”。
峽灣
田立德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 多年來致力于冰川研究
峽灣
天池的演化:天池是火山噴發(fā)結束后火山口的熔巖自然冷卻收縮下沉,形成凹狀火山口,后因地下水的補給或降水在火山口部位積水而形成的火山口湖。
閱讀“火山天書”
瑪珥的演化:瑪珥是一種火山作用,一種火山類型。它是巖漿在上升過程中遇到水,水受熱迅速膨脹,促使巖漿及流體猛烈爆炸,把巖漿及其碎屑物堆積在火山口的周圍,圍成圓形或近圓形,多呈封閉狀態(tài),成為一種特殊類型的火山口,通常稱為瑪珥,其內積水后,便成為瑪珥湖。阿爾山—柴河地區(qū)有許多這樣的瑪珥湖,如天池、月亮湖等。
閱讀“火山天書”
根據(jù)水下機器人多次探底以及聲吶的側掃,繪制了永樂龍洞的剖面形狀(注:深度寬度有較準確數(shù)據(jù),洞形走向僅為參考),可以看到永樂龍洞基本為垂直洞穴,在160米深度之下有明顯的北向轉折和傾斜。
我們潛入了西沙永樂龍洞
如果不是照片右側懸浮于水中的攝影師,我們很容易就以為這是中國廣西某個長滿鐘乳石和石筍的喀斯特洞穴。其實這是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Dreamgate天然井,它有一個誘人的中文名字:夢想之門。在冰河時期,尤卡坦半島上的石灰?guī)r臺地露出了海平面,在千萬年間發(fā)育了大量的天然井、洞穴和地下河等喀斯特地貌。穿梭于幽暗的洞穴深處,頭頂上方尖銳密集的鐘乳石給洞穴潛水員增添了一絲肅殺之氣。
景德鎮(zhèn)三寶國際陶藝村的一座柴燒開窯了!許多相熟的藝術家紛紛趕來,共享這次“盛會”。柴燒,是一種古老的燒制技藝,指利用薪柴為燃料燒制陶瓷器物,燒窯難度相當高,作品往往呈現(xiàn)出古拙自然的質感、層次豐富的色彩,且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而這張照片的背后也隱藏著一個有趣的故事,照片里的藝術家們都不是景德鎮(zhèn)本地人,他們在這里的匯聚也交織著偶然與必然。
為什么大家都來景德鎮(zhèn)
只從外表看,水面上的峽灣和長江三峽頗有些類似。然而,峽灣卻是冰川和海洋的孩子,水下深度可達幾百甚至上千米。崖壁、水流、水的構成都大有不同。此外,三峽的江水是向著大海流去,入??谑墙病{灣的水是從海里倒流進內陸的,入海口才是灣頭。圖為挪威云霧繚繞的松恩峽灣。攝影/kiszon pascal
峽灣
在阿爾山-柴河地區(qū),散布著十多處火山口湖,只有這一個被稱為“天池”,與吉林省長白山天池和新疆天山天池齊名,但海拔低于前兩者,位居全國第三。阿爾山天池有許多神奇的地方。神奇之一是久旱不涸,久雨不溢,水位多年不升不降。神奇之二是既沒有河流注入,也沒有河道泄出,一泓池水潔凈無比。神奇之三是周圍的姊妹湖都盛產鮮魚,而天池卻未發(fā)現(xiàn)有魚。神奇之四是深不可測。
閱讀“火山天書”
陽光從頭頂投射下來,由于海水的阻礙,亮度迅速衰減。但與身邊包裹著的幽暗的藍和低頭所見的無盡的黑相比,洞口那片光亮,依舊讓人覺得明亮、安全。從下往上看,永樂龍洞的開口接近正圓形,仿佛一輪明月,在它的映襯下,潛水員就像在太空中漫步的航天員一般。位于大海深處的藍洞,其實就和太空一樣,對人類來說充滿了未知和誘惑。
我們潛入了西沙永樂龍洞
固關為井陘道上的重要陘關,地處山西平定縣境內。古道、國道、高速公路和長城在這里交會,顯示出這里重要的交通意義和軍事地位。圖為307國道(S形路)、太舊高速(S形路上方道路)與長城在此“同框”。
井陘
從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到乾隆初年的近90年里,有數(shù)十位中原士人因“文字獄”、科場案被流放至黑龍江邊塞寧古塔(今寧安市),其中包括吳兆騫、方拱、乾付梓、張縉彥、楊越和張賁等。在他們的文獻中,這座與當時北京城規(guī)模不相上下的遺址,被稱為“古大城”。不過,清人多認為這是金代的會寧府城。直到清末,后繼的學者確定,此城是唐渤海國使用時間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都城——上京龍泉府。上京龍泉府坐落在肥沃的沖積平原上,南鄰鏡泊湖,東、西、北三面為牡丹江所環(huán)繞。據(jù)《新唐書·渤海傳》記載,唐玄宗天寶末年,渤海王大欽茂遷都于此。龍泉府確切年代沒有記載,根據(jù)史料推算,約始建于8世紀30年代前后。渤海十一世王大彝震時,龍泉府的規(guī)模和格局最終形成:平面呈長方形,東西4.68公里、南北3.47公里、周長16.3公里。這樣一座都城級別的大城,出現(xiàn)在1200多年前的東北邊疆,不能不說是一大奇跡。攝影/許陽
國人追討流失日本國寶引出神秘渤海國
攝影 / 許陽
地理信息系統(tǒng)數(shù)字化手段,定位了1947年南海斷續(xù)國界線位置,還原出劃界遵循的原則
南海主權問題有了地理學領域的新發(fā)現(xiàn)。近日,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的幾位地理學者,通過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數(shù)字化手段,建立了南海海底三維地形模型,并對1947年國民政府內政部印制的1:400萬《南海諸島位置圖》中的11段斷續(xù)國界線進行了精確定位,通過疊加分析獲得了1947年南海斷續(xù)國界線所在位置的海底地形特征,進而總結出南海斷續(xù)國界線劃定的地形依據(jù)。他們發(fā)現(xiàn),斷續(xù)國界線獨特的外形與南海海域四周環(huán)繞的島弧、大陸坡、大陸架的分布位置和走向保持了高度一致,充分顯示出當時地理學家們通過南海海底地貌特征進行劃界的可能性。他們推測出當時劃界遵循的原則:在大陸架淺海盆地、海峽處,通常沿兩國岸線中點、海峽中線進行劃分;在具有明顯地形變化的部位,通常沿海槽坡麓或海槽槽溝中線進行劃分;在中南半島東側陸坡區(qū)和南側巽他大陸架,通常結合岸線走向及下伏地形特征進行劃分。并且斷續(xù)線一般落在同一種地形之上,保證了其完整性、連續(xù)性。
事關主權的重大地理學發(fā)現(xiàn):南?!皵嗬m(xù)線”劃分的依據(jù)是地形
在峽灣區(qū),平地稀缺,森林密布,陸上交通困難。在漫長的歷史中,船、木頭和大海,就是峽灣人的生活支柱。照片中的艾于蘭峽灣是挪威著名的松恩峽灣東段南側的一個分支。乘船沿著曲折蜿蜒的水道行駛,你就會邂逅峽灣深處的桃花源小鎮(zhèn)弗洛姆。攝影/heiko-schneider
峽灣
直到今天,景德鎮(zhèn)還保留著手工制瓷最完整的工序、最精湛的技藝。
為什么大家都來景德鎮(zhèn)
火山錐 高山和巖山
高山火山錐是內蒙古東部最高最典型的復式火山錐
阿爾山有一座名為“高山”的火山,海拔1711.8米(圖中位于后面的火山錐)。高山火山錐是內蒙古東部眾多火山錐中最高最典型的復式火山錐,即為多次火山噴發(fā)形成的。圖中位于前面的火山錐名為“巖山”,從空中可清晰地辨認出至少三個火山口擠在同一個火山錐上。可以想見當年火山活動的壯觀。
閱讀“火山天書”
永樂龍洞位于我國南海西沙群島永樂環(huán)礁晉卿島至石嶼的礁盤中間,地理坐標為北緯16°31′30″,東經111°46′05″。永樂環(huán)礁是西沙群島面積最大的環(huán)礁,環(huán)礁礁坪上發(fā)育有諸多的島嶼和沙洲,島嶼間的水域中則密布著暗礁。晉卿島礁盤上最高潮位時水深不足兩米,而且遍布著繁茂的硬珊瑚,所以要乘船靠近永樂龍洞,并非易事。
我們潛入了西沙永樂龍洞
為鏟平車轍古道被越鏟越低
由于307國道、石太鐵路、青銀高速均選擇繞過白石嶺,從而使東天門這一段古陘道較完整地保留了下來。陘關門洞下兩條深刻在青石路基上的車轍最引人注目,因為長年車輪碾軋,這里每三百年就會形成20—30厘米深的車轍,為了避免蹭到車底,人們只好將路鏟平,兩千多年以來,門洞下的古道被越鏟越低。攝影/逐影
鴻臚井刻石:解開渤海國身世之謎、證明其政權屬性的最重要物證
位于今大連市旅順口黃金山西北麓的鴻臚井,是唐渤海時期留下的重要古跡,也是當時的中央王朝管轄渤海國的直接物證。
國人追討流失日本國寶引出神秘渤海國
1947年中國南海斷續(xù)國界線海底地形橫剖面圖 數(shù)據(jù)提供/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 唐盟
事關主權的重大地理學發(fā)現(xiàn):南?!皵嗬m(xù)線”劃分的依據(jù)是地形
曾經為祭祀圣地,如今是探險熱點,尤卡坦天然井的角色轉變
在廣袤的密林中,一口幽幽洞穴遺世獨立,然而這只是尤卡坦半島上上千個天然井的其中一個。這些在瑪雅文明時代曾經用于祭祀和取用淡水的天然井,隨著瑪雅的神秘覆滅而隱匿于茂密的熱帶雨林中。直到上世紀70年代,洞穴潛水從美國佛羅里達州的興盛開始,這些天然井才被賦予了新的角色:洞穴潛水員的探險勝地。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很多天然井的區(qū)域都修建了公路直達洞口,有些洞穴也建立了更完善的基礎設施,比如進出洞口的臺階、樓梯和淋浴間等。攝影/Alexis Rosenfeld
穿越尤卡坦半島的水下迷宮
井陘道古今要道交會圖
綿延千百年的井陘古驛道,百年前始建的石太鐵路(前身為正太鐵路)、建國后修建的307國道和青銀高速在井陘道交疊,形成一幅古今要道交會圖。
井陘
唐開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遣鴻臚卿崔忻奔赴東北,冊封靺鞨首領大祚榮。崔忻從長安出發(fā),奔波半月至登州(今山東蓬萊),渡海至都里鎮(zhèn)(今大連旅順口區(qū)),再沿鴨綠江逆流而上至渤海都城舊國(今吉林省敦化市)。選定黃道吉日后,大祚榮舉行了隆重的授銜儀式。第二年,完成使命的崔忻經過都里鎮(zhèn),命人鑿井兩口,揮筆留下墨寶,讓人刻入石碑,以紀念冊封盛事。石碑上有29字(右下):“勅持節(jié)宣勞靺鞨使鴻臚卿崔忻井兩口永為記驗開元二年五月十八日?!兵櫯F井所在的旅順口為軍事要塞。日俄戰(zhàn)爭后,日本占領旅順口,將唐渤海時期的刻石運到日本,并藏在皇宮內。
國人追討流失日本國寶引出神秘渤海國
太行八陘示意圖
歷史上對太行八陘的排序為從南向北,井陘為第五陘。在八陘中,僅井陘和軹關陘是貫穿太行山、連接華北平原與汾河盆地的陘道。
井陘
挪威斯瓦爾巴群島上,更加原始荒蠻的峽灣景觀
挪威本土西北部的斯瓦爾巴群島,在挪威語中意為“寒冷海岸”,因為地處北極圈,斯瓦爾巴群島上覆蓋著世界第三大的冰帽(僅次于南極洲和格陵蘭島)。群島上冰封雪飄、植被荒蕪,沒有任何適宜耕種的土地。相比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峽灣,這里顯得更加原始荒蠻。
峽灣
景德鎮(zhèn)有著1700多年的制瓷歷史,陶瓷制品在唐代就已聲名在外,自唐高祖武德年間下詔“制器進御”起,景德鎮(zhèn)的瓷器不論是作為皇家貢品還是出口海外的珍玩,一直備受推崇。景德鎮(zhèn)陶瓷業(yè)的輝煌,主要可以歸功于兩個因素:一是這里接納了全國最優(yōu)秀的制瓷工匠,特別是北方戰(zhàn)亂時期,這里庇佑了許多從北方遷移而來的匠人,南北方制瓷的各道工序在這里不停地發(fā)展、融合。直到今天,景德鎮(zhèn)還保留著手工制瓷最完整的工序、最精湛的技藝。第二個因素要歸因于這里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現(xiàn)在國際瓷業(yè)黏土的通用名稱高嶺土,就是來源于景德鎮(zhèn)浮梁縣高嶺村,這里是最早使用高嶺土燒制瓷器的地方,出產的高嶺土是一種質地極純的優(yōu)質高嶺土礦,因為含鐵量極低,是配制高級細瓷坯和釉的最好原料。因為有這樣優(yōu)質的瓷土資源,才造就了世界聞名的瓷都景德鎮(zhèn)。而歷經一千多年的開采,景德鎮(zhèn)的高嶺土資源已近枯竭,2009年3月5日,國務院確定的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名單中,景德鎮(zhèn)因為高嶺土資源枯竭赫然在列。
為什么大家都來景德鎮(zhèn)
火山口,火山錐
火山噴發(fā)的直接產物是形成火山口和火山錐,且這些火山口和火山錐往往是一次噴發(fā)形成的,故稱為單成因火山。組成火山錐的物質,有的是熔巖,有的是火山渣,也有的是二者結合。在阿爾山—柴河地區(qū)可見到多個火山口和火山錐,最大的兩座火山錐—高山和焰山在松葉湖(達爾濱湖)西南側驟然拔起,并列產出。高山海拔1711米,相對高度362米;焰山海拔1623米,相對高度233米。均由玄武巖質熔巖、浮巖和火山渣組成,高山頂部有大型破火山口。在單成因火山中,能形成如此高大的火山錐比較少見。
閱讀“火山天書”
石太鐵路上的綠皮車穿越太行
石太鐵路的前身是正太鐵路,1907年建成通車,是山西與省外連接的第一條鐵路。這條鐵路的選線與井陘道基本重合,它一方面將井陘道西端的太原納入更為先進的交通體系,另一方面也成就了井陘道東端的石家莊,使之從一個小村莊一躍而成為一個大都市。目前石太鐵路上仍運行著幾列綠皮車,圖為綠皮車穿越太行。攝影/逐影
在永樂龍洞內約45米深處發(fā)現(xiàn)洞壁具有的大型塊狀“屋檐狀”結構。
我們潛入了西沙永樂龍洞
近些年來,王錦思等愛國人士,不斷地為追討這件國寶而努力著。王先生多次來到日本東京的皇宮附近,就追討鴻臚井刻石發(fā)表演講,吸引了當?shù)乇姸嗝襟w和民眾的關注。供圖/王錦思
國人追討流失日本國寶引出神秘渤海國
事關主權的重大地理學發(fā)現(xiàn):南?!皵嗬m(xù)線”劃分的依據(jù)是地形
冰川,峽灣深處的大地秘密
峽灣的形成和冰川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今天,從峽灣兩岸巖壁上,仍能夠辨認出當年冰川磨蝕、刻劃的痕跡,并留下諸多冰磧物。而在某些峽灣的深處,冰川仍然盤踞在高山之上。此外,峽灣也是一個活躍的地質區(qū),危險的落石和雪崩也時而造訪。下圖為挪威松恩峽灣中殘存的冰川。攝影/G.SIOEN
峽灣
“小松鼠”直升機
2006年7月29日
這是我第一次航拍阿爾山—柴河乘坐的機型。盡管作為首次航拍,個人認為很不成功,但還是很好地給阿爾山天池拍攝了第一幅標準照,十年來,這幅照片被廣泛使用。這次航拍的重大意義在于,它讓我感覺到航拍對于阿爾山—柴河的重要性、必要性,堅定了我的信念和決心。
閱讀“火山天書”
太舊高速公路途經兩大地貌地帶
太舊高速公路1996年建成通車,連接太原和舊關。它是井陘道上的重要通道之一,不但是山西省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同時也是我國最早進入山嶺重丘區(qū)的高速公路。其路線所經地區(qū)為山西黃土高原與太行山脈兩大地貌地帶,橫跨地勢平緩的汾河河谷平原,穿越沖溝發(fā)育、切割嚴重的重丘區(qū),進入山勢陡峻、高差懸殊的山嶺區(qū),沿線地形極為復雜。圖為太舊高速公路穿越井陘道上的固關。攝影/秦紅宇
攝影師吳立新和他的團隊,從2012年5月到現(xiàn)在3次潛入永樂龍洞,進行探察和拍攝。對永樂龍洞內部的地形地貌、洞壁形態(tài)、洞中生物等都做了初步的調查。吳立新在拍攝洞中的生物。
我們潛入了西沙永樂龍洞
事關主權的重大地理學發(fā)現(xiàn):南?!皵嗬m(xù)線”劃分的依據(jù)是地形
照片里的潛水員是本篇報道的主要攝影師宋剛。2011年,他來到墨西哥展開了長達一個多月的陸地攝影旅行,由于剛剛接觸水下攝影不久,當時宋剛只給洞穴潛水安排了兩天時間,也沒有像樣的水下攝影器材。不過這一次體驗,讓宋剛迷戀上了尤卡坦半島這片幽深的水下迷宮。在2014年和2016年,他又再度來到尤卡坦半島,進行更為專業(yè)的水下洞穴探索和拍攝。攝影/安鵬
景德鎮(zhèn)整座城市的興衰榮辱都被陶瓷操控著。建國初期,江西省出口創(chuàng)匯99%來自景德鎮(zhèn)的制瓷業(yè);在國營十大瓷廠解體前,景德鎮(zhèn)人口占全省的3%,上繳的稅收卻占全省的20%;90年代中期,國營瓷廠解體后,景德鎮(zhèn)涌現(xiàn)出大量小作坊式陶瓷生產、銷售機構,導致景德鎮(zhèn)的品牌價值不斷下跌;到2008年,景德鎮(zhèn)開啟了陶瓷的復興之路。到今天,景德鎮(zhèn)逐步形成了包容、開放,融高科技陶瓷、建筑陶瓷、日用、藝術陶瓷等為一體的大陶瓷格局?,F(xiàn)在的景德鎮(zhèn),既有“接地氣”的以生產仿古瓷、日用瓷為主的街邊作坊;也有展賣充滿藝術氣息的現(xiàn)代陶藝作品的“高大上”展館。
為什么大家都來景德鎮(zhèn)
峽灣之水主要是由海水構成的,由于表層淡水和海水有不同的折射率,光線難以深入峽灣水體,加上峭壁陰影等原因,在峽灣某些淺水處便可形成與深海相似的水底環(huán)境,一些屬于深海的黑珊瑚和海筆等生物也生活在這里。圖為新西蘭神奇峽灣水下成群的海膽(攝影/Paul Kay)。
峽灣
井陘道沿線形成了很多重要的村鎮(zhèn)聚落
道路對于村鎮(zhèn)聚落的影響是巨大的。在井陘道沿線形成了很多重要的村鎮(zhèn)聚落,它們不但在過去起著重要驛站以及物資集散地的作用,有的地方更是發(fā)展成了現(xiàn)代城鎮(zhèn)。下圖為石太鐵路經過井陘道上的山西陽泉市娘子關鎮(zhèn)。
井陘
在永樂龍洞內,20米水深以上呈緩坡漏斗狀,珊瑚叢生,有許多常見的珊瑚礁生物生活其中。圖為一種常見的管蟲,靠羽狀觸手從海水中過濾浮游生物為食;
我們潛入了西沙永樂龍洞
羅新
北京大學 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歷史學博士
國人追討流失日本國寶引出神秘渤海國
段線上所做的海底地形剖面,揭示出劃線的地形依據(jù)
南海的海底主要有大陸架、大陸坡和中央海盆三個由淺及深的地貌單元,同時又有海溝、海槽、海丘等起伏劇烈的地貌形態(tài),這些特征從海底地形圖中很容易看出。而要更具體地表達某一直線方向上的地形起伏變化,更清晰地探索1947年11段斷續(xù)國界線劃定的地形依據(jù),則需要研究在這些段線上所做的地形剖面圖。從西北部的第1段斷續(xù)線的入海部分開始,按照逆時針順序,確定每段線的中點,再分別做出垂直于各點切線的地形剖面,會有所發(fā)現(xiàn):第1段斷續(xù)線的下伏地形為水深變化較小的北部灣淺海盆地(最深處不超過80米),是中越陸上疆界的海上延續(xù),在第2、3、4、7、9段劃界時,充分考慮了下伏地形,分別沿海臺、海槽、海盆邊緣和海槽中線等標志性地形部位進行劃分。
事關主權的重大地理學發(fā)現(xiàn):南?!皵嗬m(xù)線”劃分的依據(jù)是地形
都是以手工制作為基礎,景德鎮(zhèn)做陶瓷的人們卻有各種派別,有“傳承派”、“大師派”、“學院派”等,而最根本的就是工藝和藝術的區(qū)別??傮w來說,傳統(tǒng)的陶藝作品創(chuàng)新較少,講究技術與工藝,注重復制和延續(xù)。而無論是受過系統(tǒng)美術教育的學院派,還是把陶瓷與其他藝術形式結合的半路出家的藝術家,都更偏重創(chuàng)新和個人意識的表達。同是對瓷瓶進行手繪,工匠繪制圖案時,更多考慮的是適應批量生產而注重的可復制性和可延續(xù)性;而藝術家更希望通過繪制瓷瓶,展示自己的藝術風格。
為什么大家都來景德鎮(zhèn)
新西蘭米爾福德峽灣水下的海星(攝影/Susan.k)
峽灣
火山錐
太陽池大火山錐
伴月火山錐
阿-柴地區(qū)60多座火山錐代表了火山噴發(fā)的所有類型
阿爾山地區(qū)擁有六十多座火山錐,而且火山口的形態(tài)和成因,也涵蓋了世界已知的所有種類:夏威夷式、亞布里尼式、斯通博利式、瑪珥式,這是距今千萬年以來發(fā)生在這里的歷次火山活動的證據(jù)。圖中的太陽池是一個大火山錐里的小天池,試想當年,這個火山口一定發(fā)生過不止一次噴發(fā),最后一次噴發(fā)的強度比之前的小很多,所以留下了一個袖珍天池。
閱讀“火山天書”
沿線村鎮(zhèn)保留著很多獨特的民俗
井陘道沿線的很多地方保留著具有獨特文化意義的民俗,它們或體現(xiàn)驛道傳統(tǒng),或印有文化交流的痕跡。圖為娘子關鎮(zhèn)下董寨村體現(xiàn)驛道傳統(tǒng)的民俗“跑馬排”,村民扮成古代軍隊的信使從村中呼嘯而過(攝影/逐影)。
井陘
渤海上京龍泉府仿照唐朝長安城所建,嚴格遵守《周禮·冬官·考工記》里“左祖右社,面朝背市,國中九經九緯”的營造格局,在當時是東北亞地區(qū)的最大都市,可與日本奈良時代平城京相媲美,甚至規(guī)模上更勝一籌。從航拍影像可以看到,上京龍泉府的整座城有清晰的中軸線,布局為郭城、內城、宮城三層環(huán)環(huán)相套,與唐長安城的“外城—皇城—宮城”的格局基本一致。攝影/許陽
國人追討流失日本國寶引出神秘渤海國
攝影 / 許陽
圖為從2013年起在微博上“火”了的大V“老樹畫畫”——藝術家劉樹勇,在繪制瓷瓶。
為什么大家都來景德鎮(zhèn)
“峽”骨柔腸,波平如鏡的峽灣之水
蓋朗厄爾峽灣是世界峽灣榜上的翹楚。冰川融水形成的瀑布如從山巔跌入谷底,如白練孤懸,銀瓶倒瀉,又如險峰的柔美面紗。和三峽等河流峽谷的滔滔滄浪之水不同,峽灣中的水寧靜得如同一面鏡子,一派“峽”骨柔腸。然而,在看似平淡的水面之下,卻隱藏著一個神秘而生機勃勃的海洋世界。攝影/maxrivefotograaf
峽灣
圖中的伴月火山錐,是一個形態(tài)完整的、典型的火山錐。
閱讀“火山天書”
圖為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南良都村村民表演“斗活龍”,相傳為明代從山西傳到河北并被保留下來的民俗(攝影/逐影)。
井陘
圖為條紋長頦鳂,與鄰近海域的同種魚相比,洞內這一種群體色偏黃。到目前為止,在永樂龍洞共發(fā)現(xiàn)了20多種魚類和海洋生物,與周圍海域物種并無不同。深度繼續(xù)向下,永樂龍洞中的生物種群迅速減少。在30多米的支洞內及支洞附近,吳立新他們觀測到一種常見的洞穴魚類和一種洞穴蝦,除此之外,別無所獲。
我們潛入了西沙永樂龍洞
1999年,考古人員對上京龍泉府宮城遺址的核心區(qū)進行了大規(guī)模發(fā)掘,結果表明:這里的一處宮殿布局結構、建筑風格,都與唐都長安大明宮的金鑾殿、含元殿極似。上京城的宮城位于外城北部居中位置,其中殘存著一段高約3—4米的城墻,全部用玄武巖砌筑而成,現(xiàn)在經過部分整修,辟為公園。攝影/許陽
國人追討流失日本國寶引出神秘渤海國
攝影 / 許陽
地理學家劃出的南海斷續(xù)國界線,充分考慮了南海海底地形
對于南海,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解讀。地理學家眼中的南海,和地球上的每個區(qū)域一樣,是一個有位置、有坐標、有輪廓范圍的地理單元。它北靠我國華南大陸;南達蘇門達臘島和加里曼丹島;東至菲律賓群島;西接中南半島及馬來半島,以馬六甲海峽與印度洋相通,圍合成一個由東北向西南延伸,直至南半球南緯3度的半封閉邊緣海。在地理學家看來,南海不只是我國南方的一片廣闊水域,更包括海水深處我們肉眼無法看到的高低起伏的復雜地貌。令人難以想象的是,這樣的視野不是出現(xiàn)在衛(wèi)星遙感技術發(fā)達的今天,早在1932年,丁文江、翁文灝等地理學家編制的《中國分省新圖》中,就用等深線表達了南海的海底地形。1947年,鄭資約、傅角今等地理學家在地圖中用11段國界線明確了我國在南海海域的主權范圍,這11段線并沒有圈定整個南海,而是與南海海底地形地勢有著密不可分的相關性。將70年前的11段線與現(xiàn)在的遙感影像疊合,結果令人驚嘆:段線基本沿中央深海盆地兩側的階梯狀大陸坡延伸。這不是巧合。
事關主權的重大地理學發(fā)現(xiàn):南?!皵嗬m(xù)線”劃分的依據(jù)是地形
在山高谷深的峽灣區(qū),一些稀少的緩坡和岬角便成為小城鎮(zhèn)的所在,由于大部分地區(qū)水深都極深,難以建筑傳統(tǒng)橋梁,陸上交通極為不便。有報道稱,挪威計劃斥巨資在峽灣中建設“水下管道式”道路,水面上使用浮筒牽引管道。圖為“大西洋之路”上設計奇巧的橋梁(攝影/Jan Wlodarczyk)
峽灣
石太客運專線從井陘道北側穿山而過
石太客運專線是晉冀交通的新動脈。這條高速鐵路2009年4月1日正式開通運營,將石家莊到太原的列車運行時間從既有石太鐵路的5小時壓縮到了1小時。它的選線原本首選平定(陽泉)方案,即沿井陘道走向鋪設,但是由于陽泉地區(qū)煤炭開采歷史較長,形成了大面積采空區(qū),因此最終選擇了北側的盂縣方案。因此,這條高鐵線路緊貼著井陘道,從北側穿越了太行山。
井陘
大海與陸地之間,被紅樹林包裹的非典型洞穴
毗鄰加勒比海的Casa Cenote其實并不算很典型的天然井或者洞穴,因為從表面上看,它更像是一條被密密叢叢的紅樹林包圍的大河。Casa Cenote大部分都是開闊水域,水深也較淺(不過7米),水質澄澈,光線充足,所以潛入水下可以很清晰地觀察到壯觀繁茂的紅樹林根系。這些樹根深深地嵌入了巖縫,遠看過去,像是巖石長了胡子似的。由于有地下河與大海連通,所以在這片水域里潛水可以看見一些熱帶海洋魚類和體型較小的美洲鱷。
穿越尤卡坦半島的水下迷宮
三沙航跡研究所通過自動水質分析儀,測定了永樂龍洞中不同深度海水的含氧量,發(fā)現(xiàn)從深度約105米至洞底,溶解氧趨于0,明顯低于臨近水域相同深度的含氧量水平,是一個厭氧環(huán)境。
我們潛入了西沙永樂龍洞
圖為峽灣口地帶的諸多小城鎮(zhèn),以曲折的“大西洋之路”連綴。小島和碎礁巖都是珍貴的橋基,呈現(xiàn)出峽灣海岸的獨特風貌(攝影/jamesaustrums)
峽灣
三沙航跡研究所采用了水下機器人、聲吶儀、海流計和自動水質分析儀等對永樂龍洞做了初步的科學探測。
我們潛入了西沙永樂龍洞
“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本暗骆?zhèn)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城市,其興盛也離不開借助于外來力量。只不過之前的流動多局限于周邊地區(qū),而近幾年,來自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景漂”藝術家和創(chuàng)業(yè)者,不僅成了一種文化現(xiàn)象,更成為參與塑造這個城市轉型的一股力量。2012年景德鎮(zhèn)總人口為170萬人,外來人口超過110萬,是江西省僅次于南昌的第二大外來人口城市。而在外籍人口數(shù)量上,景德鎮(zhèn)更超過了南昌,名列江西第一。圖為在手工陶瓷作坊里工作的本地工匠。
為什么大家都來景德鎮(zhèn)
火山口湖 柴河月亮天池
阿爾山地池
這里是世界上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密集、最多、種類最全的火山成因湖泊分布區(qū)
阿爾山地區(qū)是迄今世界上火山口湖密集程度最高的地方?;鹕娇诤腔鹕娇谥蟹e水形成的湖。在火山錐的頂部中央形成的湖叫高位火山口湖;在地面上一種圓形封閉式的火山口中積水形成的湖叫瑪珥湖。圖是阿爾山的瑪珥湖——地池。
閱讀“火山天書”
測得永樂龍洞最大深度為300.89米,洞口與礁坪過渡邊緣起算直徑約為130米?攝影/范定國。
從明澈如洗的淡水到渾濁的咸淡交匯層,只需要10米
照片上這個天然井是以中美洲古文明中象征死亡和重生的羽蛇神(Kukulcan)命名。尤卡坦半島上的大部分天然井都靠近海岸線,海水通過地下洞穴系統(tǒng)滲入,在淡水與咸水的交匯處,形成了一層無色無味卻形態(tài)渾濁的鹽躍層。站在Kukulcan這個天然井的岸邊看,這像是一個水質如水晶般清澈透亮的池塘,不過當下潛到10米左右的深度時,便會遇到一層果凍狀的水體,這便是鹽躍層。
穿越尤卡坦半島的水下迷宮
三沙航跡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經潛水和用水下機器人觀察,以及對30米深處洞壁鉆取的巖芯分析,發(fā)現(xiàn)永樂龍洞洞壁主要為珊瑚等海洋生物殘骸構成,在50米水深以上有造礁石珊瑚存活。初步認為,永樂龍洞是生物礁構成的海洋洞穴。
我們潛入了西沙永樂龍洞
中京顯德府:渤海早期建都之地,僅次于上京的渤海副都
中京顯德府城是渤海國早期的建都之地,大欽茂就是由此遷都至上京龍泉府的。經過長期研究和考察,學者普遍認定:今吉林省和龍市境內的西古城,就是中京顯德府的故址。西古城遺址,位于和龍市西城鎮(zhèn)古城村,其平面呈長方形,城墻為土筑,南北長720米,東西寬630米,占地面積約45平方米。圖為西古城遺址剛被發(fā)現(xiàn)時的考古發(fā)掘現(xiàn)場(攝影/劉載學)。
國人追討流失日本國寶引出神秘渤海國
攝影 / 劉載學
水下尋寶——形態(tài)各異、光怪陸離的洞穴沉積物
洞穴的洞腔形成之后,在洞頂、洞壁和洞底,又慢慢“生長”出了或粗壯如柱、或纖巧脆弱的形態(tài)各異的洞穴沉積物。中科院巖溶地質研究所的專家黃保健為我們解讀了文照片中的鐘乳石景觀:圖為灰?guī)r坑底生長的石筍基部被后來從坑口上方沖刷下來的棱角狀小石塊與沙土所掩埋。攝影/Gerard Soury
穿越尤卡坦半島的水下迷宮
來到挪威的峽灣,你便會理解為何這里曾是維京海盜的故鄉(xiāng)。土地稀少,難以發(fā)展農耕,卻良港眾多,水路四通八達,是捕魚業(yè)、造船業(yè)和航海業(yè)的沃土。嚴酷的自然環(huán)境讓歷史上的維京人彪悍堅韌又驍勇善戰(zhàn),充滿探索精神。圖為一片冰雪之中的峽灣海岸。
攝影/jacek_kadaj
峽灣
2012年在永樂龍洞內深度約35—40米處的地方,吳立新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支洞的入口,因為時間所限,只匆匆看了一下,觀察到一些類似陸上溶洞洞壁被溶蝕的特征以及一個頗像石筍的物體。
我們潛入了西沙永樂龍洞
圖是柴河地區(qū)最著名的高位火山口湖——月亮天池
閱讀“火山天書”
國人追討流失日本國寶引出神秘渤海國
攝影 / 李春
圖為連接洞底和洞頂?shù)娜?,左側石柱純粹由洞頂?shù)嗡⒘魉练e物直接向下生長觸及洞底地面,中間細石柱及右側石柱由洞頂向下生長的石鐘乳與洞底向上生長的石筍連接而生成。
穿越尤卡坦半島的水下迷宮
維京人中盛產杰出的水手和船匠,他們有著精湛的操帆能力,打造的戰(zhàn)艦重量輕,吃水淺,非常靈活??梢哉f,北歐海盜所擁有的卓越的造船技術和航海經驗是歐洲藍色歷史中的華章。圖為挪威博物館中陳列的維京古戰(zhàn)船。
攝影/Kirk Mastin
峽灣
在景德鎮(zhèn)的地圖上,曾經可以找到特別多的瓷廠或者與陶瓷有關的企業(yè),它們都是當年景德鎮(zhèn)的驕傲。而現(xiàn)在,這些瓷廠早已倒閉,取代它們的是在原址上改建的陶瓷創(chuàng)意園區(qū),還有諸如三寶、進坑等藝術家云集的陶藝村等(見地圖)。上圖為由景德鎮(zhèn)宇宙瓷廠改建的陶溪川創(chuàng)意園區(qū),與北京798等藝術區(qū)相比,在規(guī)模、設計、藝術特色等方面它都毫不遜色。
為什么大家都來景德鎮(zhèn)
2013年他們二潛永樂龍洞,計劃對上次找到的支洞進行仔細探察,結果發(fā)現(xiàn)支洞比預想中的規(guī)模要小,是一個封閉的洞室。事后通過對比照片他們才明白這個洞與上次的支洞竟不是同一個。
我們潛入了西沙永樂龍洞
火山口湖 駝峰嶺天池
滿山遍野的落葉松,森林演替的最終樂章
這個天池的形態(tài)酷似一只左腳印,所以給人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而這只左腳的形象,也是攝影師從空中才能拍攝到。
閱讀“火山天書”
圖為洞頂?shù)嗡诙错斝纬擅芗植嫉募龡U狀、標尖狀石鐘乳及石鐘乳雛形——鵝管。
穿越尤卡坦半島的水下迷宮
“山妖的階梯”是挪威峽灣區(qū)的一條著名公路,它陡峭曲折,從谷底到山頂,以11個極窄的U形彎道連綴,近乎垂直地從山頂盤旋而下,像是一條極細的鉑金白鏈“掛”在山間。實際上,“山妖的階梯”所在的魯姆斯達爾山谷也和峽灣一樣,是典型的冰川U形谷。因為海拔較高,沒有被海水淹沒,也由此向世人展示了峽灣底部的一些地形秘密。沿著山谷前行不久,便是羅姆斯達爾峽灣的一灣碧水了。攝影/Elena Eliachevitch
峽灣
Ryan LaBar成長在美國的蒙大拿大瀑布城。在貢薩加大學攻讀了生物學和藝術并獲得了理科學士學位。2010年在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獲得了美術碩士學位。到目前為止,曾經在世界許多地方的工作室工作過,如巴厘島、波蘭、德國、意大利、丹麥、菲律賓和中國。在2014年末,他放棄了在LH項目總監(jiān)的職位,來到中國,在景德鎮(zhèn)陶溪川創(chuàng)意園區(qū)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非常希望能把這里作為一個新的渠道平臺,連接傳統(tǒng)并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他的作品及設計,促進陶瓷藝術的國際對話。
關于他的作品,他是這樣解讀的:“我個人制作的拉坯,與其他素坯部分非常小心地堆疊在一起,構成一層層交織的結構。當這些結構熔化并融合在瓷窯里時,會產生一種令人狂喜的張力和串聯(lián)結構,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雕塑;繁忙與靜止、無序與平衡、堆積與排序……這些混雜在一起,暗含了一種因果關系的隱喻?!?/p>
為什么大家都來景德鎮(zhèn)
雙人動力滑翔傘
2010年9月8日
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航拍阿爾山使用過的飛行器。驚心動魄的迫降濕地的經歷是這次航拍最難忘的。由于動力滑翔傘飛行相對的“慢”和“穩(wěn)”,便于仔細地在空中觀察,這次成功地將俗稱“腳印湖”的駝峰嶺天池拍攝得栩栩如生。同時,發(fā)現(xiàn)了哈拉哈河上游三條非常漂亮的支流,其中一條由松葉湖流出的河流是哈拉哈河的源頭
閱讀“火山天書”
圖為表面呈瘤狀的鐘乳石,洞頂上方的鐘乳石貌似月奶石沉積物,下方的沉積物似水下晶錐。
穿越尤卡坦半島的水下迷宮
堰塞湖
杜鵑湖 鹿鳴湖
這里有中國境內數(shù)量最多、分布最為密集的火山堰塞湖群
阿爾山的湖水,均和火山有關,堰塞湖就是其中之一。第四紀時期,在哈拉哈河上游,不同期次的大量巖漿流入河中,在河道中形成了一系列串珠狀的湖泊——堰塞湖,這里有中國境內數(shù)量最多、分布最為密集的火山堰塞湖群。阿爾山林區(qū)有大大小小湖泊百余個,火山專家劉嘉麒說:“像阿爾山這樣既有火山口湖(瑪珥湖),又有堰塞湖的地區(qū),堪稱火山湖泊大全,非常少見?!笨珥搱D是杜鵑湖。
閱讀“火山天書”
2016年第三次潛入永樂龍洞,在36米深處他們又發(fā)現(xiàn)一個“新的”支洞,沿支洞的一條洞道前進,在深度42米處又折返回了主洞,這個“新發(fā)現(xiàn)”令他們頗為興奮,結果最終確認這個支洞其實就是2012年發(fā)現(xiàn)的那個。永樂龍洞好像在和潛水員們開玩笑,不愿意把自己的秘密輕易暴露在他們面前。
我們潛入了西沙永樂龍洞
圖為滴水沉積形成的尖棒狀石鐘乳群(洞頂懸掛者)和棒狀石筍群(洞底)。
穿越尤卡坦半島的水下迷宮
從開闊到幽暗,洞潛的必經之路
這張照片是潛水員離開了Casa Cenote的開闊水域,向著更幽暗處前行的途中。和許多曲徑通幽、錯綜復雜的洞穴系統(tǒng)不同,Casa Cenote這個天然井并沒有特別封閉的空間,即使走到深處,回頭也能看見穿透水面的光束。攝影師宋剛介紹說,這個位于海陸交界處的天然井的主要看點在于開闊水域周圍郁郁蔥蔥的紅樹林。
穿越尤卡坦半島的水下迷宮
照片中這件作品的名字叫“White Lies”,Ryan LaBar在2016年制作于中國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陶溪川。
為什么大家都來景德鎮(zhèn)
鮮為人知的“水中花”,長滿睡蓮的天然井
和尤卡坦半島上許多名聲大噪的天然井相比,Nicte Ha可以說是一個只有本地人才會跟你推薦的洞潛地點,來過這個天然井的中國人少之又少。Nicte Ha有一個美妙的中文雅名,叫“水中花”,顧名思義,就是洞口生長著郁郁蔥蔥的睡蓮科浮水植物。從岸上看,Nicte Ha宛如精巧布置搭配了許多水生植物的巨型蓮花缸。從水里看,這些充滿生機的睡蓮在水中隨波搖曳,它們的倒影為綠松石般的水又加上了一抹更鮮綠的色澤。
穿越尤卡坦半島的水下迷宮
熔巖臺地
熔巖流
植被稀少的熔巖臺地既表明這是新近噴發(fā)的火山又是活火山的象征
火山噴發(fā)形成的巖漿從火山口流泄出來的樣子,在這張圖片中被展現(xiàn)得極其生動。黏稠的液態(tài)巖漿在大地上涌動著、前浪被后浪推動著吞噬大地的那些瞬間,被冷凝的過程永遠地記錄了下來。在高山和巖山的熔巖臺地上,由于植被覆蓋很少,所以我們能清楚地看到繩狀、波浪狀、辮狀的熔巖流被固定下來的模樣。
閱讀“火山天書”
“綠云”彌漫,“黃霧”流淌,天然井中別有洞天
在尤卡坦的天然井里,并不都是充斥著澄澈明亮的水。這個叫“洗車場”(Car Wash)的天然井里,由于淡水中氮磷含量過高,導致藻類過度增殖,洞口漂浮著厚厚的綠藻。穿越到綠藻下方,回望水面,頭頂仿佛一團綠色的“云”飄浮在空中,還有些許穿透過“云層”的光線也帶上了綠瑩瑩的顏色。尤卡坦的另一個天然井“小天使”(Angelita)是一個深度達60米的井狀洞穴(如繪圖所示),下潛到30米處時,有一層黃綠色的“濃霧”像河流一樣在“水底”緩緩流動?!靶√焓埂倍纯诔赡昀墼侣湎聛淼目輼浜湍嗤料裆陈┮粯永鄯e成小山包,正是這些有機物在水下腐爛發(fā)酵,使一定量的硫化氫溶解在水中,產生了一層厚達兩米的硫化氫隔離層,隔開了洞穴里的淡水和咸水。濃霧上方,根本望不到洞穴底部,穿越濃霧時,連手電筒光都被吞噬了幾分,沒有經驗的潛水員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也許會產生幽閉恐懼。繪圖/項樂
穿越尤卡坦半島的水下迷宮
東京龍原府:白山黑水濱海之城大唐與日本交往的中轉要塞
根據(jù)古代史料記載,渤海的東京龍原府城位于上京龍泉府以東偏南近海的琿春盆地之中,是接近海濱的一座大城,扼守當時內地通往日本的要道?!哆|史·地理志》稱:東京龍原府“有宮殿,壘石為城,周二十里”。關于東京龍原府的具體所在,國內外學者存在著一定的爭議。不過,多數(shù)學者認為:今吉林省琿春市境內的八連城,即為東京龍原府故城。八連城遺址在今琿春市國營良種農場內,東距琿春市區(qū)6公里,西距圖們江2.5公里。八連城的平面大致為一方形,地勢平坦開闊,北墻長712米、南墻長701米、東墻長746米、西墻長735米。圖為八連城遺址全貌(攝影/任雪楓)。
國人追討流失日本國寶引出神秘渤海國
攝影 / 任雪楓
在近幾年的藝術品拍賣中,干道甫的青花瓷板屢屢拍出高價,2014年,作品《燦》拍出了他個人作品的最高價71.3萬元。圖為2016年他新創(chuàng)作的青花瓷板《度光陰的人·萬夏》,不知是否還會再創(chuàng)新高。
為什么大家都來景德鎮(zhèn)
干道甫
安徽人,中國當代陶藝家,畫家,設計師。1996年畢業(yè)于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美術系,后北上北京,在外企工作6年;2002年重返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攻讀設計藝術學碩士學位,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秦錫麟,專研現(xiàn)代青花。現(xiàn)在他不僅長期定居在景德鎮(zhèn)三寶村,也把自己的展廳和窯廠都設在了村里。干道甫的陶藝制作,包括一些藝術化的柴燒生活器具,如茶杯茶碗等,大多具有質樸、渾厚、古拙的美感;更為人稱道的則當屬他的青花瓷板畫,有藝術評論家稱贊道:“他把青花瓷藝術變成純粹的視覺音樂,把青花瓷的物象造型推到‘零度’的闡釋失語之處,把傳統(tǒng)青花瓷藝術的審美群相圈入廄中,把那些鮮活的靈魂視覺引向萬象蔥蘢的自然催生心相的時刻?!?/p>
為什么大家都來景德鎮(zhèn)
龜背巖演化過程
龜背狀熔巖由于形似龜背,所以稱“龜背巖”。火山噴出的玄武質熔巖(溫度高、黏度小、流速快)流經山谷并在低凹濕地處聚集,熾熱的熔巖遇到水體后,使得水迅速汽化形成氣泡。氣泡的上涌和氣體的不斷釋放使得熔巖池頂?shù)椎臏囟群兔芏犬a生差異,從而形成了對流,巖漿逐漸冷卻固結成巖便形成了眼前獨特的“龜背巖”。這里是目前為止中國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處規(guī)模大、發(fā)育好、保存完整的龜背狀熔巖,在全球范圍內也十分罕見。
閱讀“火山天書”
藍洞,可分為海洋藍洞和內陸藍洞,前者直接開口于海洋環(huán)境,通常有潮汐流的海水;后者出露于陸地表面,有受潮汐影響的海水、淡水和兩者混合的水。多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海洋或海岸環(huán)境中,是一種較為少見的地質景觀。世界上開口最大的藍洞是伯利茲的大藍洞,深度最深的海洋藍洞原本是巴哈馬的迪恩斯藍洞,但永樂龍洞的發(fā)現(xiàn),取代了它世界最深海洋藍洞的地位。
我們潛入了西沙永樂龍洞
國內外對渤海史的研究已經超過百年,歷史的濃霧被一層層地撥開。但是,現(xiàn)在還有一些至今不能破解的謎團,“二十四塊石”現(xiàn)象就是其中之一。所謂“二十四塊石”,是當?shù)匕傩盏乃追Q,因為該遺跡有巨石陣3行,每行8塊,共二十四塊。圖中的“江東二十四塊石”遺址,是最早被發(fā)現(xiàn)的一處,位于敦化市城東南,北距牡丹江300米,南面是201國道。江東二十四塊石本來由24塊玄武巖大石頭南北排列組成,3行,每行8塊(丟失兩塊,現(xiàn)存22塊)。每塊石頭直徑大約0.8米,重好幾噸,有加工過的痕跡,周圍散布著紋瓦片和筒瓦殘片等渤海時期的遺物。敦化境內共發(fā)現(xiàn)“二十四塊石”四處。隨后,寧安市發(fā)現(xiàn)兩處,汪清縣和圖們市各一處,朝鮮東北部也發(fā)現(xiàn)了3處。那么,“二十四塊石”是作何之用的呢?有人認為是倉庫遺址,有人說是送葬途中用的祭壇,有人說是渤海王室的紀念性建筑,還有人認為是驛站建筑??磥?,渤海國時代留下的“二十四塊石”,目前還是一個無法解開的謎題。攝影/孫鑫
國人追討流失日本國寶引出神秘渤海國
攝影 / 孫鑫
熔巖臺地
這里是迄今國內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處規(guī)模大、發(fā)育完好的龜背狀熔巖
阿爾山長期、大量的火山活動,產生了大面積的熔巖流,熔巖流冷凝之后,由于具備一定的厚度,便形成了大面積的“熔巖臺地”。由于阿爾山地區(qū)分布有多條河流,以及大面積的濕地,所以,當熔巖流經過濕地時,便會產生“龜背巖”這樣的奇特景觀。
閱讀“火山天書”
微妙獨特的洞穴結構,賦予光與影游戲的舞臺
陽光穿過天然井的水面,被折射成一道道細細的光柱,恍如被撥動的豎琴琴弦。在水下攝影師宋剛拍攝的這組照片中,很多時候,光影都是畫面的主角,這樣的效果與洞穴的結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果在完全開闊的環(huán)境里,是看不見這樣的光束的,因為沒有暗處的映襯;如果是完全封閉的空間,光線無法進入,也難以有這樣的效果;如果洞里沒有清澈的水,也很難折射出縷縷分明的光束。尤卡坦半島的天然井和洞穴一般有開放水域、半開放水域和完全封閉的地下通道三部分,洞內水流速度慢,水質能見度較高,這些元素微妙而精心的組合,賦予了光與影舞動游戲的舞臺。
穿越尤卡坦半島的水下迷宮
熔巖臺地
熔巖冢產生的原因至今是個謎,只在阿爾山的巖山附近才有發(fā)現(xiàn)
圖中是阿爾山總面積約40平方公里的石塘林。由多個火山口噴發(fā)而生成的熔巖流在大黑溝一帶形成了熔巖臺地,怪石嶙峋的渣狀玄武巖裸露地表,其上頑強生長著落葉松、樺樹、偃松等各種森林植物,被當?shù)厝朔Q為“石塘林”。
閱讀“火山天書”
尤卡坦半島的水下迷宮,還有很多未知的領域
這個天然井是以中美洲人形祭品雕像查克穆爾(Chac-Mool)命名的,在休閑潛水水域的水深可達15米。攝影師宋剛說,當游到這個洞穴的更深處,潛水員可以邂逅刀削斧劈的嶙峋怪石,還有如錐如劍的鐘乳石。然而,當潛水員游到半開放水域的盡頭,也就是即將進入完全封閉水域的地界時,便會看見一個警告標識牌,上面標注了一個死神的形象,以及一段話“已經有超過三百位潛水員葬身于這樣的全封閉洞穴空間里,你必須擁有洞穴潛水的專業(yè)證書和設備才能繼續(xù)前行”。是的,在尤卡坦半島的水下迷宮,有很多地方是只有專業(yè)的技術潛水人士才能探索的。不僅如此,限于現(xiàn)有的技術限制,天然井和地下河系統(tǒng)里還有更多未知的領域,是最頂級的潛水員仍然無法涉足的。
穿越尤卡坦半島的水下迷宮
圖中的熔巖冢景觀,則是熔巖流經潮濕地面時由水與火的碰撞所形成的一種奇特景觀。熔巖冢產生的原因至今是個謎,這種奇特的火山地貌也只在阿爾山的巖山附近才有發(fā)現(xiàn)。
閱讀“火山天書”
熔巖臺地
哈拉哈河曲流
哈拉哈河的發(fā)育受到了熔巖流的強烈干擾
阿爾山地區(qū)的熔巖流,對原本流經此地的哈拉哈河產生了不少干擾,從眾多堰塞湖就能看到。熔巖流把原本就切割不深的哈拉哈河抬得更高了,以至于河流下切不了固定的河道,在河水上漲的日子里隨意漫流,形成今天我們看到的河漫灘濕地的美景。
閱讀“火山天書”
雙人動力三角翼
2016年5月17日
由于它兼顧了許多飛行器航拍的諸多優(yōu)點,因此,它是我使用最多的。它的飛行彌補了我歷次航拍的遺憾和不足。例如,它可以在不同的高度沿著哈拉哈河輕松地做蛇形飛行,這使得我成功地拍攝了沿哈拉哈河的一系列從宏觀到微觀的地質現(xiàn)象:堰塞湖、串珠狀湖泊、石塘林、熔巖冢、波浪熔巖……
閱讀“火山天書”
張壽越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研究員 繪圖/李亞龍
我們潛入了西沙永樂龍洞
20世紀80年代,延邊博物館又在和龍縣(今和龍市)龍水鄉(xiāng)龍頭山上發(fā)掘出土了大欽茂第四女——貞孝公主的墓葬。龍頭山山頂有一條南北延伸的漫崗,南高北低,山崗中部一小山岔由西向東延伸,末端南坡有一塊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平臺,貞孝公主墓就位于平臺中央(攝影/劉載學)。截至目前,龍頭山發(fā)掘了龍湖、龍海、石國三大墓群。兩個公主墓均有墓志銘出土,碑文全篇用漢文書寫,字體清秀挺拔,文體是唐朝流行的駢體文,進一步證明中原與渤海在文化上的“車書本一家”。
國人追討流失日本國寶引出神秘渤海國
攝影 / 劉載學
熔巖臺地
遠望熔巖臺地表面形態(tài)萬千的各種熔巖造型似波濤洶涌
熔巖流在流動過程中,由于表層熔巖不斷固結,并隨著下層熔巖流的流動不斷發(fā)生脆性破裂,便形成了多孔帶刺的熔巖碎塊。熔巖臺地上的渣塊熔巖由于不斷被液體熔巖改造,從而在寬廣的熔巖臺地表面形成形態(tài)萬千的各種熔巖造型,遠望似波濤洶涌,猶如“石?!薄?/p>
閱讀“火山天書”
“直-9”直升機
2010年10月6日
由扎蘭屯林航站起飛,在深秋之際,飛越柴河、阿爾山。這次三個多小時的飛行,在柴河地區(qū)上空新發(fā)現(xiàn)十余座大小不一的火山錐,第一次成功拍攝到形狀獨特的伴月火山錐。第一次穿越綽爾河十大彎,為今后的進一步拍攝奠定了基礎。這次還第一次拍攝了秋季的布特哈、雙溝山、駝峰嶺等天池,對整個阿爾山、柴河火山地貌的構成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
閱讀“火山天書”
渤海貴族墓群:敦化六頂山、和龍龍頭山,各有渤海國貴族墓群,分別是貞惠公主、貞孝公主墓所在地
敦化市南5公里處,矗立著東西橫亙、連綿起伏的6個山頭,因此得名六頂山。六頂山最高峰海拔603米,東南有一山岔伸出,兩側各有山坳。上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來,文博、考古領域的工作人員在這里陸續(xù)發(fā)掘出80余座墓葬,后被證明是渤海早期王族、貴族的陵寢墓群。這些墓群用玄武巖、火山巖層層壘砌而成,有石室墓、石棺墓、土坑墓三種,石室墓葬最多。該墓群中,渤海三世王大欽茂次女貞惠公主的墓葬最為著名(攝影/孫鑫)。
國人追討流失日本國寶引出神秘渤海國
攝影 / 孫鑫
熔巖臺地
柱狀節(jié)理 熔巖峽谷
綽爾河深切熔巖臺地形成了穩(wěn)定而明顯的峽谷景觀
綽爾河流經的柴河地區(qū),在地勢上比阿爾山地區(qū)要高一些,說明在地質史上有過比阿爾山地區(qū)更明顯的地殼抬升運動。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綽爾河河道,大部分深切熔巖臺地,形成了穩(wěn)定的、明顯的峽谷。在綽爾河峽谷兩側,我們能夠看到熔巖臺地剖面上的柱狀節(jié)理。
閱讀“火山天書”
貞孝公主墓壁畫,充滿著8世紀唐代文化氣息,充分填補了東北地區(qū)唐代壁畫的空白
貞孝公主墓早年曾被盜掘,墓室結構有所破壞,但整體結構基本完整,最讓人感到驚艷的就是甬道左右壁,墓室東、西、北壁所繪壁畫,主體為12個人物形象。從身份來看,他們分別為侍從、內侍、樂伎、門衛(wèi)。甬道左右壁各畫門衛(wèi)一人,面面相對;墓室東西兩壁各有四人,北壁各有二人。壁畫中的場景,是公主平日生活的寫照:高宅深院,武士守門,侍衛(wèi)仗劍守護大門,婢仆環(huán)列,服侍生活,樂伎彈奏,怡情悅耳,貼身的侍從舉權杖、拿傘蓋相從。畫家以寫實的手法,用單線平涂的技巧,描繪的人物活靈活現(xiàn),并給各種人物賦予一定性格,如武士的威猛,侍衛(wèi)的英俊,內侍、樂伎的恭謹謙和,侍從的敬謹小心;結構布局上的左右對稱、前后照應,能看出畫家的獨特功底和別致匠心。貞孝公主墓壁畫,第一次向后世展現(xiàn)了渤海人的真實形象:團臉朱唇,面龐豐腴,頭戴幞頭或抹額,穿著紅、青、黃、紫、白、赭圓領長袍,腰束絲帶,腳著靴或麻鞋。這些人物形象與唐永泰公主、懿德太子、章懷太子等墓出土的壁畫形象、服飾、執(zhí)器基本一致。技法方面,渤海畫師直接學習了中原壁畫的技藝傳統(tǒng),與8世紀唐代的畫風十分吻合。攝影/劉載學
國人追討流失日本國寶引出神秘渤海國
攝影 / 劉載學
河流的裁彎取直
由于河流凹岸侵蝕和凸岸堆積的作用,原本平直的河流漸漸變得彎曲,發(fā)展成為曲流河。當曲流河發(fā)展到高度彎曲時,流水會從上游直接切穿到下游,發(fā)生裁彎取直的現(xiàn)象,使得高度彎曲的那段河道廢棄。
閱讀“火山天書”
謝朕(左)——“景德鎮(zhèn)是‘守’藝人的烏托邦?!?/p>
為什么大家都來景德鎮(zhèn)
熔巖臺地
河流的裁彎取直
我們能在柴河地區(qū)看到標準的河流裁彎取直景觀
柴河地區(qū)的綽爾河,在平穩(wěn)抬升的地殼運動中,順利地經歷著一條河流該有的生命過程:裁彎取直,是一條河流在平靜的一生中必然要經歷的,我們能在柴河地區(qū)看到這樣標準的裁彎取直的景觀,說明這一地區(qū)地殼運動的特點是穩(wěn)步抬升中,河流對凹岸的沖刷和切割比較強烈,在凸岸的堆積也很迅速。從圖中可以看到綽爾河兩岸地勢的明顯高差。
閱讀“火山天書”
陳小雨——“陶瓷這種介質的獨特魅力吸引我來到景德鎮(zhèn),火與土的相遇對我有無限的吸引力?!?/p>
為什么大家都來景德鎮(zhèn)
俄制米-171直升機
2012年7月12日
這個龐然大物,是我航拍用過的最大的飛行器。用50斤黃豆做了兩個豆袋放在身下減震,是這次航拍最有趣之處。每一次航拍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當這個大家伙在飛向松葉湖時,我首次發(fā)現(xiàn)并拍攝了阿爾山—柴河最小的天池——猂溝天池。為了表示它的大小,我特意將松葉湖、高山火山錐拍攝進畫面,和它做了對比。
閱讀“火山天書”
王豫明——“第一景德鎮(zhèn)有傳承,第二景德鎮(zhèn)有美食,第三景德鎮(zhèn)有美女!”
為什么大家都來景德鎮(zhèn)
尚有未知的火山地貌藏在大興安嶺山林中
阿爾山—柴河地區(qū)的火山地貌,深藏在大興安嶺的懷抱中,如果不用攝影師的高空拍攝手段,我們很難看清全貌甚至很難發(fā)現(xiàn)它們。那些火山錐、火山口湖、瑪珥湖、熔巖石海、熔巖冢、熔巖丘、熔巖峽谷等,與大興安嶺的千丘萬壑擁抱在一起,如同不露真容的精靈。只有真誠尋找的心才能與它們親密接觸。
閱讀“火山天書”
葉紋妤——“景德鎮(zhèn)是一個做陶瓷的天堂?!?/p>
為什么大家都來景德鎮(zhèn)
許宏泉——“我想知道是景德鎮(zhèn)影響了畫家還是畫家影響了景德鎮(zhèn)?”
為什么大家都來景德鎮(zhèn)
三彩女俑與香薰爐:渤海三彩的燒造水平,堪與同時期的中原唐三彩媲美
1998年10月,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文管會、州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對石國墓群的三座墓葬進行了發(fā)掘,共出土文物324件,其中的4件三彩俑頗引人注目。三彩俑的出現(xiàn)使人們得以直觀地了解渤海人當時的形象和服飾特征。從出土陶俑可知,當時的渤海婦女體態(tài)豐滿,服飾與中原基本無異。三靈墳是渤海國上京龍泉府城外的王陵墓區(qū),位于黑龍江省寧安市三陵鄉(xiāng)。其中的4號墓葬出土了一件器型極其精美的三彩香薰爐,爐身盆形,子母口,爐蓋為覆盆形,上附寶珠形鈕,下部三足誒獸面、獅爪。蓋面上有對稱的四處鏤空,花紋圖案為飽滿的蓮花紋。該器黃綠釉色明亮,與著名的唐三彩相比也不遜色。渤海國出土的釉陶三彩器,除少數(shù)為中原燒造外,多數(shù)是本地出產,三彩女俑和香薰爐,就是其中的高水平代表作。
國人追討流失日本國寶引出神秘渤海國
Camille(法)——“景德鎮(zhèn)是理解中國最好的地方。在北京上海,有時你感覺不到
自己是在中國。你去的地方,你做的事和在西方沒什么太大不同,而在景德鎮(zhèn),你必須改變?!?/p>
為什么大家都來景德鎮(zhèn)
舍利函與鎏金佛像
渤海國上層篤信佛教的見證,佛像造型頗具本土特色
唐代長期實行儒、道、釋并行的政策。釋,即佛教,漢代傳入中國后,在隋唐時期得到了空前發(fā)展。渤海國仿效唐朝,以儒家思想為立國之本,以釋家思想鞏固統(tǒng)治,使佛教在渤海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播。渤海第三代王大欽茂尊號“孝感金輪圣法大王”就頗有濃厚的佛教色彩,佛教在渤海的傳播由此可見一斑?,F(xiàn)有的考古資料表明,佛教在渤海國十分盛行,但發(fā)展并不平衡,主要在都城上京地區(qū)傳播,在偏遠的山區(qū),原始的薩滿信仰仍然占統(tǒng)治地位。因為上京長期作為渤海的都城,是統(tǒng)治集團聚集的地方,佛教的發(fā)展與上層統(tǒng)治者的推廣和重視密切相關。1975年4月,在寧安縣(今寧安市)渤海鎮(zhèn)發(fā)現(xiàn)的舍利函,由石函、鐵函、銅函、漆函、銀函、銀瓶、玻璃瓶套合組成,即使在中原內地,也實屬罕見之物。令人痛惜的是,該物于20年前一次展覽中丟失,至今破案未果。從考古發(fā)掘出土的大量佛像來看,渤海國佛像鑄造工藝已經相當高超,其中的鎏金銅佛,無不造型精美、線條流暢、結構勻稱。渤海地區(qū)制作的坐佛,通常兩腿相盤,兩手平放在雙膝上,臉盤寬、顴骨突出、眼睛瞇成一條縫、上眼皮下垂得厲害,這種臉型在中原、西藏和古印度地區(qū)的佛像中很少見到。圖為唐代渤海鎏金佛造像
供圖/渤海上京遺址博物館
國人追討流失日本國寶引出神秘渤海國
煤球(美)——“景德鎮(zhèn)就像19世紀80年代的美國西部,有點野性有點不馴,只是沒有馬和牛仔。所以在這里,有很大的自由來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追求。”
為什么大家都來景德鎮(zhèn)
林映平 吳絲遠 “來景德鎮(zhèn)找兒時的玩具——魔術般的玩具。”“景德鎮(zhèn)時刻讓我有初戀般的怦然心動?!?/p>
為什么大家都來景德鎮(zhèn)
溫庭筠送渤海王子詩
“盛勛”、“佳話”,見證了中原名人與渤海王子的深厚友誼
晚唐時期,詩人溫庭筠曾為某位離開長安返回故里的渤海王子作律詩《送渤海王子歸本國》一首:“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盛勛歸舊國,佳句在中華。定界分秋漲,開帆到曙霞。九門風日好,回首是天涯。”顯然,這位渤海王子是因其“盛勛”、“佳句”——即其出眾才華,而受到以晚唐大詩人溫庭筠為代表的中原人士的稱贊?!凹丫淞糁腥A”明確地告訴人們:這位王子是一位詩歌創(chuàng)作達到很高水平的詩人。溫庭筠從中原知識分子角度指出渤海國與唐朝之間的親緣關系:車同軌、書同文,文物制度高度統(tǒng)一。詩中表現(xiàn)出中原文化對渤海文化的影響,以及渤海國對中原文化的認同。溫庭筠曾出任國子監(jiān)助教,應與入侍唐朝的渤海王子有一定的交集。這位渤海王子先是進入唐朝國子監(jiān)就學,與溫庭筠相識,學成之后回歸故里,臨別獲得溫庭筠的贈詩。所謂“盛勛歸舊國”,可見這位王子接受了良好的中原文化熏陶,臨別之際能與唐朝詩人詩歌唱和。渤海王子能夠與著名詩人溫庭筠交游,可見其漢學造詣精深。溫庭筠詩雖難免有恭維之辭,卻也肯定了渤海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能力。繪圖/孟凡萌
國人追討流失日本國寶引出神秘渤海國
作為篤信佛教的王國,渤海歷史應該有過許多佛教建筑,但目前完整保存下來的極少,靈光塔和石燈幢是兩個例外。渤海上京龍泉府遺址附近,矗立著當?shù)匾蛔乃聫R——興隆寺。據(jù)考證,興隆寺是在唐渤海時一座寺廟遺址上興建起來的,它以前被稱為“護國寺”。興隆寺共有五重廟宇,占地面積8946平方米,始建于清康熙時期,后來失火損毀部分建筑,道光時期新修了幾座殿堂。興隆寺大部分建筑是清代風格,卻有一件國寶級文物——石燈幢,是唐渤海時期的遺物。它由幢蓋、幢室、幢身和基座四部分組成,整體看起來就像一朵惹人喜歡的蓮花,亭亭玉立(攝影/王志軍)。該幢原高6.4米,外表呈灰褐色,因歲月磨損,現(xiàn)在只剩6米高。據(jù)估算,原來燈幢的重量可達12噸以上。最神奇的是,石燈幢各部分銜接處,并不是平置的,而是用雕出的榫卯對接而成。由于接縫十分嚴密,從外表上幾乎看不出來,好似一塊大石整雕而成。這樣的設計,增加了整件作品的穩(wěn)固程度。
國人追討流失日本國寶引出神秘渤海國
戴曉——“未來景德鎮(zhèn)之前,認為景德鎮(zhèn)是古老的瓷都,便想來探尋。來到景德鎮(zhèn),感受到這種特別的、自由的、手工藝之城的文化,就更想要深入了解陶瓷文化啦。實際上這些手工打造的器皿融入了我們呼吸一般的生活之后,就離不開了?!?/p>
為什么大家都來景德鎮(zhèn)
說起渤海國時期的建筑,城墻、宮殿、佛寺、橋梁等,都只能看到些許廢墟。幸運的是,在吉林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城北后山頂臺地上,還有一座完整的佛塔保存至今。此塔原名已失,清代長白府知府張鳳臺命名“靈光塔”。1982年經過專家科學鑒定,確定靈光塔為唐渤海時期的建筑。靈光塔由通道、甬道、地宮、塔身和塔剎五部分組成,是一座樓閣式空心方形磚塔,具有明顯的唐塔風格,是目前所知中國分布最北的一座唐代磚塔(攝影/丁連國)。
國人追討流失日本國寶引出神秘渤海國
北京懷柔區(qū)渤海鎮(zhèn)
中國有三個叫“渤海鎮(zhèn)”的地方:一個是上京龍泉府遺址所在,地名肯定與渤海國關系密切;一個位于北京市懷柔區(qū)西南端,距市區(qū)東直門約70公里;還有一個遠在江南,是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下轄鎮(zhèn),是否與渤海國有關不得而知??梢钥隙ǖ氖?,北京的這個渤海鎮(zhèn)與渤海國淵源頗深。北京《昌平文史資料》記述:“唐建中三年,幽州節(jié)度使朱滔聯(lián)合其他重鎮(zhèn)節(jié)度使反唐,起兵攻京師,滅燕州,城內建筑毀于火焚?!毖嘀轀S陷后,由東北遷徙而來的渤海國后裔們經現(xiàn)在的懷柔區(qū)橋梓、北宅,入關渡河,沿懷沙河畔蜿蜒而上,最終逃亡至渤海所村一帶,自稱渤海人。到了元代,這里的村落已形成一定規(guī)模。明弘治年間,朝廷在此設立了“拱護陵京”千戶所——渤海所,并建設了120萬平方米的城池——渤海城。明朝以來,“渤海所”的名字沿用至今。1998年5月,懷柔縣(今懷柔區(qū))三渡河、沙峪鄉(xiāng)合并建鎮(zhèn),以轄區(qū)第一大村——渤海所村名字為基礎,取名為渤海鎮(zhèn)。
國人追討流失日本國寶引出神秘渤海國
王錦思 收藏家?社會活動家吉林德惠人,長期從事中日關系研究《中國青年報》等 特約評論員
國人追討流失日本國寶引出神秘渤海國
田明中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第四紀地質與地貌專業(yè) 教授、博士生導師
繪圖/李亞龍
閱讀“火山天書”
渤海國(713—926年),是唐至五代初期我國東北地區(qū)的一個地方政權,系當時中央王朝版圖上的“國中之國”。民國史家金毓黼編著《渤海國志長編》統(tǒng)計稱:“考渤海十五王中,朝于唐者凡一百三十二次,朝于梁者凡五次,朝于后唐者凡六次?!倍κr期的渤海國,跨今中國東北地區(qū)東南、朝鮮半島東北及俄羅斯東海岸濱海地區(qū)。渤海國的盛衰幾乎與唐代同步:開元年間,大祚榮受封渤??ね酰瑒?chuàng)立渤海國,成為唐朝管轄之下的“忽汗州”;歷經幾代經營,渤海與中央保持親密互動,學習中原先進的政治文化制度,達到“車書一家”的地步;唐朝晚期藩鎮(zhèn)割據(jù)加劇,渤海也隨之被周邊勢力覬覦,到了五代時期為契丹所滅。渤海國持續(xù)二百余年,全盛時期曾擁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地方五千里,戶十余萬”,被《新唐書》稱為“海東盛國”。
國人追討流失日本國寶引出神秘渤海國
上京宮城 雕欄玉砌成水鏡深宮大院化云煙
上京龍泉府城是渤海鼎盛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擁有中世紀東北亞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最輝煌的宮殿建筑。上京城的整體布局仿自唐都長安,宮殿布局、形制風格汲取了長安太極宮、大明宮的精華,同時與渤海初創(chuàng)時期的舊都宮殿風格進行了有機結合,并有所創(chuàng)新。所以,上京龍泉府既不完全是唐代都城的翻版,也不是渤海早期都城的延續(xù),而是一座集大成的新興都城。除了規(guī)整的街道、宮殿之外,龍泉府內城也仿照中原都城,開辟了供王公貴族休憩、游樂的園林。根據(jù)考古出土實物和史料描述,插畫師繪制了這幅上京龍泉府內城、宮城的鳥瞰復原圖(繪圖/付大偉)。
國人追討流失日本國寶引出神秘渤海國
五京制,誕于戰(zhàn)國、成熟于唐、盛于遼金的行政管理制度
五京或五都制,最早至少可追溯至戰(zhàn)國時期。據(jù)《戰(zhàn)國策·齊策一》“齊車之良,五家之兵”等記載,戰(zhàn)國時齊國實行過五都制。唐代也有“五京”:除了都城長安,還有洛陽、太原、鳳翔、成都四京。相比之下,渤海國五京制度運行極為成熟,記載始見于《新唐書·渤海傳》:“初,其王數(shù)遣諸生詣京師太學,習識古今制度,至是遂為海東盛國。地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五京制對后世首都建置制度上影響深遠。歷經唐(含渤海)、遼、金,自8世紀中葉起至13世紀,“五京制”持續(xù)時間長達400多年。
國人追討流失日本國寶引出神秘渤海國
峽灣地貌全球主要分布區(qū)示意圖
峽灣的家園主要位于高緯度的海岸地帶,在末次冰期時,這些地區(qū)曾被磅礴冰蓋覆蓋。冰期結束后,冰川融化,海洋“逆襲”,造就了今天的峽灣奇觀。北半球的峽灣主要分布于美國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蘭、冰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等處,南半球則可在南美洲南部、新西蘭南島等地找到“峽影重重”。
峽灣
峽灣的輪廓鮮明,岸壁陡峭,中部水最深,可達上千米。通常來說,在峽灣??趨^(qū)域的水底,都會有一個“門檻”。這是當古冰川從高地向低處的海洋滑動到一定的位置,速率減慢、停滯,甚至開始消融退卻時,冰磧物堆積形成的,在冰川學里被稱為“終磧”,也有研究稱之為“冰坎”。峽灣中的水是淡水和海水的混合物,河流和瀑布帶來數(shù)米厚的上層淡水,下層則是比重較重的海水。峽灣之水會隨著潮汐而“呼吸”,季節(jié)的變化也會影響水的成分組成。
繪圖/項樂
峽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