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
越過長城,逐鹿中原
匈奴:中原立國新篇章
今年1月《博物》“大遷徙”欄目講述了匈奴人的征程。生活在漠北的匈奴部族分裂之后,北匈奴向西遷至歐洲,南匈奴于公元48年歸附東漢,其數萬部眾被安置在河北至甘肅的長城沿線。約一百年后,南匈奴發(fā)動過一次叛亂,但很快被東漢平定,其民眾被繼續(xù)往南遷移,一直來到了山西中部的汾河流域?!靶倥舷隆笨烧f正是五胡內遷的序章。
公元291年,為了爭奪皇權,西晉爆發(fā)了一場歷時16年的內戰(zhàn)—“八王之亂”。在權力真空之際,匈奴趁機大規(guī)模移民占地盤,20多萬匈奴人口,紛紛遷徙到山西、陜西、甘肅三省境內。304年,山西太原一帶的匈奴貴族劉淵積蓄了足夠力量,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建立王朝,史稱“前趙”。不久后,前趙遷都長安,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建立在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
責任編輯 / 林語塵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