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客家土樓
崇山峻嶺中的桃花源
這片隱蔽在山林中的巨大蘑菇狀建筑,曾經被美國衛(wèi)星誤認為神秘的核力量。土樓的創(chuàng)造者——客家人原是生活在中原一代的漢人,因戰(zhàn)亂、饑荒等各種原因南遷,為了躲避亂軍流寇和原住民的襲擾,定居在偏僻的山區(qū)中。在離鄉(xiāng)背井的過程中,他們最深的體會就是:許多困難都得依靠自己人團結互助來解決。因此,每到一處,本姓本家人總要聚居在一起,逐漸形成了今天土樓內以血緣姓氏為紐帶聚群的特點。而山林中野獸與強盜的出沒,則讓客家人把“防御性”的設計融入其中:樓中不僅可以堆積糧食,飼養(yǎng)牲畜;還有水井提供水源,大門一關,土樓就像堅強的大堡壘,婦孺老幼盡可高枕無憂。勤勞的客家人圍繞土樓開墾農田,興建各種水利設施,在大山深處營造了一個個世外桃源。
01 承啟樓
責任編輯 / 童曉崠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