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跖草
碧蟬染青黛 花如勇者開
標簽: 草木莊園
花開猶帶勇者風
怎樣才能被稱為“勇者”呢?并非一定要親冒矢石沖鋒陷陣、于兩軍陣前取上將首級。莊子就講述了一則平民中的勇者故事。相傳楚國郢都有一人,勇而有膽略,他將刷墻所用的白色土粉,取來一點,涂抹在自己的鼻頭上,白斑如同蠅翼般微小。又有一位匠人與他配合,將斧頭揮舞得呼呼作響,猛然一斧斬落,恰好將楚人鼻頭上的白粉砍掉,鼻子卻沒有絲毫損傷。再看這位楚國人,面色坦然,全無懼意——此真乃勇者是也!彼時的宋國君主宋元公聽說此事,特地召來了揮舞斧頭的匠人,說我也想要當勇者,你也來砍我的鼻頭如何?匠人回答,掄斧子沒問題,但只有和楚人勇者配合才行,如今那位勇者不在人世了,我的技藝也就無從施展。
莊子路過惠施的墓前時,向弟子們講起了這段故事,用以表達對惠施離世的惋惜和悼念。雖然莊子和惠施政見不同,經(jīng)常彼此辯論刁難,但實則二人頗為惺惺相惜。蘇東坡將這個故事稱為“郢人之鼻斫”,斫,讀作“卓”,意為用斧頭砍,唐宋時世人見有一種野花,中間花瓣帶一點白色,好似將鼻頭抹上白粉的楚國人,因此稱之為“鼻斫草”。“斫”字后來又被訛傳為“跖”,讀音為“直”,因在吳越一帶,兩字發(fā)音相近,于是將錯就錯,這種野草也被叫做“鼻跖草”了。
責任編輯 / 王辰
版權(quán)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quán)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zhuǎn)載、鏈接、轉(zhuǎn)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quán)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