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姑
含辛茹苦也清高
標簽: 草木莊園
貧居深山志不移
隱居山間的元好問才二十幾歲而已,還遠遠未到遁世清修的年紀!他還不是世稱“一代文宗”的元好問,也不是寫出“問世間情是何物”妙句的元好問,而只是個科考不中的落魄書生。彼時的金朝已然風雨飄搖,蒙古軍兵迫近,人人自危,更兼家貧,元好問只得搬了書卷,蝸居山村,一邊耕作,一邊讀書。忽一日,有位名叫宋可的鄰居,來邀元好問去看水田。那田中生有消瘦而桀驁的葉片,鋒刃一般,箭頭一般,自水中污泥之間挺立而出。宋可言道:“他人種稻,而我獨種此物:出淤泥而花不染,貧到骨而志不移,此乃‘茨菰’是也!”
那“茨菰”本是水田野草,根莖雖可食用,而不及芋頭,僅窮人食之。因“茨菰”生于淤泥,開花卻潔白如雪,唐宋時文人將之看作品性高潔之物,身雖貧困,而志向不改,乃用“茨菰”自比。南宋名士楊長儒有詩贊之曰:“恰恨山中窮到骨,茨菰也遣入詩囊?!痹脝栠@才恍然,山中種“茨菰”的鄰居,竟是世外高人。宋可雖無功名,卻有見地,隱居而不忘憂國,于是栽種“茨菰”以明志。元好問受其鼓舞,一掃心灰意懶的情緒,更向宋可討教學問,度過了懷才不遇的青年時光。
責任編輯 / 王辰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