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看浪
海浪,風的孩子
波浪是海水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幅度小、向四面八方傳播的是波,幅度大、向一個方向傳播,就成了浪。產(chǎn)生波浪的直接原因是風,不論疾風微風,風吹過海面,表層海水都會受到風的摩擦力作用,水分子跳躍起來,形成海浪。
站在岸邊,我們看到海浪一波波涌上沙灘。但就每個水分子而言,事實上并沒有從遠方移動到岸邊,而只是在原地打轉—因為海浪是以“波”的方式傳遞的。精確些說,一個水分子被風“激發(fā)”后,只是在原地作上下方向的運動,撞上前面的水分子后還會轉回來。被撞的水分子照貓畫虎,將動能接力傳遞下去,波浪就形成了。如果我們在海邊戴著游泳圈“隨波逐流”,就能明顯感覺到:海浪涌來,身體隨浪運動以上下沉浮為主,雖然會向前沖出一小段距離,卻馬上又退了回來。
責任編輯 / 劉瑩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