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的“美國夢”
標簽: 文化文明
久違萬年的“故土”
雖說如今的北美大陸并沒有野生駱駝,然而這里可是它們的“祖籍”所在。大約在100萬年前,駱駝的祖先從北美出走,跨過白令海峽的路橋,進入亞歐大陸繁衍生息。而留守北美的種群卻走上末路,在更新世末期全部滅絕。
時光流轉,16世紀開始,歐洲殖民者來到美洲大陸開疆拓土。美國獨立之后,國土不斷向西擴張。面對北美西部的惡劣環(huán)境,特別是大片沙漠,人們自然想起了“舊大陸”號稱“沙漠之舟”的駱駝——它們對酷暑嚴寒和干旱習以為常,又能吃苦耐勞為人所用。1836年,美國陸軍的探險家喬治·克羅斯曼向國會提出,在干旱缺水的西部,駱駝比馬和騾子更有優(yōu)勢。這是官方引進駱駝(有記載)的最早提案,然而并沒有得到重視。直到美墨戰(zhàn)爭之后,美國在西南部獲得了大片曾屬于墨西哥的土地,并派遣大量軍隊去駐守新邊疆。這些地區(qū)沙漠廣布、糧草稀缺,終于讓引入駱駝的計劃提上了日程。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