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艷后”與亞歷山大城
尼羅河口的希臘之城
就像中國歷史繞不開幾大古都一樣,在地中海地區(qū),亞歷山大也和雅典、羅馬、君士坦丁堡一樣,是與歷史相生相成的城市。公元前334年,古代西方最能打的帝王之一:馬其頓王亞歷山大,打敗當時統(tǒng)治埃及的波斯人,“接管”了這個北非國家。在他雄心勃勃的藍圖中,尼羅河口將建立起一座以他為名的希臘城市,作為埃及的新首都。
亞歷山大沒在埃及呆多久,就繼續(xù)率軍東進,又在班師途中暴病身亡。他麾下的大軍與帝國,被實力最強的幾位將軍瓜分。其中一位將軍托勒密在埃及稱王,史稱托勒密一世。他把大帝的靈柩帶回了夢想之都——尼羅河口的新生城市亞歷山大(根據希臘語讀法,又譯“亞歷山大里亞”)。
責任編輯 / 林語塵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