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翅俠”勇斗“鏡頭怪”
標簽: 自然攝影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蟋螽”的拍攝。蟋螽?聽到這個名字是不是有點懵?到底是蟋蟀還是螽斯?其實我在電腦里敲這個名字的時候,也是先分別打出蟋蟀、螽斯兩個詞,再刪字,因為輸入法也懵了。蟋螽這種昆蟲,長得確實像蟋蟀和螽斯的混合體:身體像蟋蟀一樣強壯結實,行動也非常靈活敏捷;同時又擁有螽斯般的寬大翅膀,還有超級長的絲狀觸角。雖然蟋螽兼?zhèn)淞梭昂腕沟耐饷矁?yōu)點,但它可不會通過摩擦翅膀來演奏樂曲,因為雄性蟋螽根本就沒有發(fā)音器。想要吸引雌性注意,雄性會用后腿敲擊物體——它們是打擊樂高手。
蟋螽種類很多,大小不一,中國南北都有分布。盡管數(shù)量并不算少,但它們多在夜晚活動,而且前面說過蟋螽行動迅捷,觸角超長(感知敏銳),這些特點都讓近距離拍攝非常困難。稍有風吹草動,它們就會擺動觸角來偵測、定位“險情”。如果繼續(xù)靠近,蟋螽就會順著枝條,飛快地爬到很高的地方去。若沒有高處可爬,它干脆連飛帶蹦瞬間“蒸發(fā)”。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