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和鹵族元素“鹽的一半”是毒氣?
毒氣戰(zhàn)首開殺戒
1915年4月22日下午,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的比利時伊普爾戰(zhàn)場。從戰(zhàn)壕里探出頭的法軍士兵發(fā)現(xiàn),大團黃綠色煙霧正順著風,從對面德軍方向吹來。起初大家不以為意,但隨著濃煙籠罩陣地,法軍士兵紛紛感到口鼻和雙眼劇痛,呼吸困難,許多人痛苦地掐住脖子窒息而亡!濃煙散去,頭戴防毒面具的德國步兵慢慢逼近……
這是人類首次大規(guī)模使用化學武器,所用毒氣便是氯元素常溫下的單質形態(tài)——氯氣(Cl2)。氯氣的密度比空氣大,能輕松沉入戰(zhàn)壕和散兵坑中;遇到水分,便能反應生成強氧化性的次氯酸、強刺激性的鹽酸,破壞人體器官黏膜。
責任編輯 / 董子凡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