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盟威之道”石碑拓片
與天谷洞的清冷簡陋相比,道長們的活動場所更多了些“凡人”的氣息。鶴鳴山道觀既有乾道也有坤道,吃飯、念經(jīng)都在一處,而其他地方的道觀則多數(shù)是清一色的乾道或坤道。
“道源圣城”落成慶典和“祖天師神像開光”大典上,來自四川省各地道觀的道士齊聚鶴鳴山,分別參加大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這樣規(guī)模的道教盛會,在全國范圍內(nèi)都屬少見。
提起“仙丹”,大多人會想到神話小說《西游記》中太上老君煉丹爐里可以使人長生不老的仙丹。畫面中的草藥丹雖沒有此功能,卻也可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
山中的日子緩慢悠長,在念經(jīng)、修煉、值殿等之外的大部分時間里,道士們都很悠閑,或讀書、或下棋,因此心態(tài)平和,談吐文雅。
在離鶴鳴山不遠的村莊里,登上當?shù)厝思业亩牵涂梢钥吹晋Q鳴山的一部分。這里風景秀美,鄉(xiāng)人淳樸好客,道教在當?shù)氐挠绊懯制毡?。山上的天谷洞中,有?jù)傳為張道陵遺跡的“正一盟威之道”石碑,盡管有著來源上的各種爭議,卻毫無疑義地成為鶴鳴山的一景。
李理清道長的姐姐(上圖右側)則習慣了平靜、清閑的日子,臉上始終掛著淡定與輕松的神色。
對于李理清道長來說,卻未必如此清閑,因為她同時還要做一些其他事務,比如在《道源》編輯部幫忙——現(xiàn)代化的辦公場景,十分自然地出現(xiàn)在他們的生活中。
鶴鳴山道觀有一口井,井水水質極好,據(jù)說可治病強身,因此山下的村民和居士時常來此飲井水。
點“天燈”是鶴鳴山道觀的重要儀式。每天黃昏時分,都會有一位道長焚香祈禱后,把“天燈”從樹上降下,點上一支蠟燭,再升上去。
大名鼎鼎的天谷洞實際上非常簡陋,洞口極不規(guī)則,而且洞內(nèi)潮濕陰暗。
“花擁石壇何寂寞,草平轍跡自分明。鹿裘高士如相遇,不待巖前鶴有聲。”這是唐末五代著名道教學者杜光庭在《題鶴鳴山》中的兩句詩。雖然依舊清幽寧靜,但如今的鶴鳴山已然成為旅游熱點,世俗世界的腳步正在紛至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