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淦橋
昌淦橋曾是滇緬公路咽喉,為了讓位水電站而擇址重新安裝昌淦橋也叫功果橋,是以因公殉職的橋梁設計師錢昌淦命名。建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功果新老兩座橋,是我國第一代橫跨瀾滄江的公路鋼索吊橋,被稱為滇緬公路的咽喉。1940年10月至1941年2月的123天中,日本飛機對功果新老兩橋轟炸16次,出動飛機242架次,投彈近千枚,將兩橋炸毀??箲?zhàn)軍民日夜搶修,恢復通車,保證了滇西大反攻的勝利。如今,彈痕累累的功果橋、老橋西橋墩、保護功果橋的高炮路、高炮臺、巖石地堡等全體建筑仍然完好地保存下來,成為抗日戰(zhàn)爭的物證。后因瀾滄江建水庫,功果橋整體搬遷至漾濞彝族自治縣,離開了云龍的功果橋,連同它的歷史一起消失在世人的視野里。攝影/戈叔亞 供圖/錢昌淦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