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域遼闊的西昌邛海周邊,連綴著一片又一片濕地、灘涂和葦塘。它們經(jīng)歷了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的圍湖造田運動,有一部分被圍墾、填土形成了農(nóng)田和魚塘。這些葦塘、灘涂和魚塘交錯在一起,營造出了濃郁的生活氣息,霧氣繚繞的清晨,幾縷炊煙從綠樹掩映的房舍之間升騰,給人一派閑適安逸的“桃源”景象。攝影/楊通富
成昆鐵路途經(jīng)7個地市,對沿途的社會濟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成昆鐵路有近三分之二的路線穿越原本貧窮落后的彝族地區(qū),鐵路開通后,當?shù)厝硕嘞矚g選擇便宜、快捷的鐵路交通。從沙灣到峨邊,火車半個小時,汽車繞山路要兩三個小時;從關(guān)村壩到甘洛,火車票價4元,汽車票要20多元。坐火車成了彝族人的“家常便飯”。攝影/楊通富
白色的公綿羊則是送靈獻祭儀式上不可缺少的犧牲(攝影/楊通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