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彌山石窟就開鑿在整個須彌山東麓,地處絲綢之路上的石門關(古稱石門水)北側。圖為石門關
北周(557—581年)雖然僅存在25年,但卻留下了不少有價值的洞窟,此為第45窟一角。
屬于唐代石窟造像的第62窟,是須彌山石窟中造像最為完整的一個窟。此窟室系方形,穹隆頂,三壁開龕,中龕為一佛二菩薩,主尊為彌勒佛,旁邊兩龕各雕一菩薩造像。南北兩壁對稱,南龕主尊為地藏菩薩,北龕主尊為彌勒菩薩。兩壁外側,又有天王造像。
須彌山石窟相國寺窟群遠眺該區(qū)從第51窟至102窟,共有各種洞窟52座,是須彌山石窟最為密集的一區(qū)。
目前,一些頗具權威性的學術觀點認為,這座被稱作大佛樓的第5窟彌勒大佛,是武則天時期開鑿的,完工于唐玄宗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