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路是今天開封的中軸線,其地下8米處就是北宋東京的御街。路摞路、城摞城,從古代的都城到現(xiàn)代的城市,層層疊加起來的6座古城,南北中軸線居然沒有絲毫變動。
開封市包公東湖邊,仿建了北宋東京的衙門——開封府,也就是當年包公剛正執(zhí)法的地方,包拯生活在《清明上和圖》出現(xiàn)之前,但他的政績對后來東京的“清明”繁榮功不可沒。
位于開封鬧市中心的大相國寺,上千年來一直香火鼎盛。它見證著這座城市的歷史,無數(shù)耳熟能詳?shù)墓适掳l(fā)生在這里。
書店街是開封的老街,專營書籍和琴棋書畫等文化用品。漫步在青石板路上,周邊濃濃的書卷氣讓人感覺儒雅而清爽。
曾經(jīng)架設在北宋東京汴河上的虹橋,早已隨著古河道一起消失了。如今,開封還殘留著星星點點運河水城的遺跡,那就是散落在護城河附近和城墻內(nèi)外的諸多湖泊,而各式各樣的橋梁也成了開封城區(qū)公園水面上的景觀。
開封大大小小的夜市匯聚了市井巷陌的美味。早在北宋時,東京城就開始了活躍的夜生活,酒樓、餐館通宵營業(yè),是名副其實的不夜城。
河南開封朱仙鎮(zhèn)上,民間藝人們?nèi)匝赜弥鴱谋彼蝹鞒兄两竦牡癜婕妓嚳虒懳淖?。攝影/田野
其第六代掌門張金漢已年過花甲,他的夢想是復原宋都彩燈精品,再現(xiàn)東京千年夢華。攝影/田野
參加完比賽的斗雞,經(jīng)常精疲力盡,沒有辦法喝水。主人就會用吸管喂斗雞水喝。有些主人甚至直接把雞嘴含在嘴里,口對口喂水。
斗雞是主人的寶貝,即使是斗雞精神沒落的現(xiàn)在,真正領略斗雞內(nèi)涵的斗雞者,還保持著寧肯舍棄金錢,也不肯舍棄斗雞的傳統(tǒng)。在比賽中場休息的時候,主人會口含涼水,噴灑在斗雞身上,給斗雞降溫,以旺盛的精力投入下一場戰(zhàn)斗。
這兩只正在決斗的斗雞,都已經(jīng)領略過對手的厲害了,都被對方叨掉了大片的羽毛。它們正小心翼翼地相互提防著,馬上就要開始新一輪的打斗了。
每天早晨,主人會在斗雞吃飯之前,在葫蘆瓢里裝些吸引雞的食物,然后逗引著雞在院子里多多跑動,達到訓練斗雞筋骨的目的。
歷史上,開封斗雞是在“斗雞坑”進行的。所謂“斗雞坑”,就是低于四周地面的一塊開闊場地?,F(xiàn)在,這種斗雞坑已經(jīng)徹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轉(zhuǎn)圈圍起來的平平的空地。不過,在這樣相對簡陋的斗雞坑中,斗雞比賽并沒有本質(zhì)上的改變。每逢比賽時,觀眾眾多,熱鬧異常。
今日開封,斗雞已經(jīng)是一種十分普及的民間娛樂。在濃蔭下、家門口、院子里,幾個鄰居在茶余飯后就會將自己的斗雞拿出來,讓它們較量一下,主人也好相互切磋經(jīng)驗。
在河南境內(nèi),在湖北陜西交界處,一條條或石砌或土堆的殘墻矗立在無人的山野之中,默默無聞,毫不起眼,任憑歲月打磨掉它們曾經(jīng)的光彩,任憑風雨將它們侵蝕得日漸滄桑。直到有一天經(jīng)過專家學者考證,它們很有可能就是傳說中顯赫一時的“楚長城”,于是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用或好奇或膜拜的眼光重新打量起它們來。 攝影/田野
在河南省目前考古確認的楚長城中,南召縣楚長城是線路最長、關(guān)城最多、保存最為完好的部分。南召楚長城遺址大部分為石城墻(干壘石),少數(shù)為土城墻,呈帶狀弓形分布于縣境西部、北部和東部,沿線存有關(guān)隘近10處,城寨140余座,古道11條,口子門1處。 攝影/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