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山:一個邊地家族的安居樣本

團山古民居中幾乎都有雕刻得精致富麗的木雕隔扇門。其雕工精巧,多層次的山水人物、花鳥蟲魚表現(xiàn)得栩栩如生,動靜相宜,美不勝收。這樣既美觀又便于采光和空氣流通。
從云南建水縣城出發(fā)向西,大概行至距縣城13公里的地方便是團山村了。團山村坐落在一個群山環(huán)抱的小山沖里,山川毓秀。村前流淌著的瀘水河,顯得格外地碧綠清翠。很多人都稱贊這兒是云南境內最秀美的風水寶地之一。據(jù)建水縣志記載,早在舊石器時代,團山就已經有人類活動了。在歷史長河中,團山村也曾閃現(xiàn)過幾次輝煌。但畢竟偏居于滇南深山之中,它始終名不見經傳,鮮有影響。
直到2004年11月,一個名叫雅克·菲恩納爾(Dr. Jacques Feiner)的瑞典人和他帶領的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組向世界紀念性建筑基金會遞交了一份把團山歷史村落納入到世界紀念性建筑遺產名錄的建議后,“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團山村,才開始逐漸引起世人的關注。2005年6月,世界紀念性建筑基金會在紐約宣布,團山歷史村落成功入選“2006年世界紀念性建筑遺產保護名錄”。從此,團山古村落“一鳴驚天下”,終于從幾百年的歲月風煙中款款走出,成為遠近聞名的“明星村”。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