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在盛名背后
文章出自:中華遺產(chǎn) 2008年第10期 作者: 祝勇

揣著《桃花扇》底稿去治水
康熙二十五年(1686)十月,清政府為了治理黃河水患,特別任命國子監(jiān)博士、御前講書官孔尚任為治河欽使,隨工部侍郎孫在豐前往淮揚七邑(泰州、淮安、高郵、寶應、鹽城、興化、如皋)一帶疏浚???。離京前,康熙皇帝在紫禁城乾清宮接見了剛從山東曲阜老家前來京城做官不久的孔尚任,勉勵他在河工上有所作為。
孔尚任帶著皇帝的殷殷囑托和為民造福的豪情,帶著他出仕前在山東老家草擬好的《桃花扇》底稿,乘船沿著京杭大運河出京津,進山東,渡淮河,一路朝著泰州的方向走來。
責任編輯 / 楊飛龍
版權聲明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wǎng)刊登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jīng)本網(wǎng)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