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里的植物密碼

農桑野趣
杏花春館位于九洲景區(qū)西北端,也是整個景區(qū)的最高點,意仿西北昆侖山。這處景觀以唐代詩人杜牧在《清明》一詩中所描繪的“杏花村”為意象,呈現了一種純樸的田園情趣。館前的菜圃里根據不同的季節(jié),種植有各類瓜果蔬菜。一到春季,杏花爛漫,皇帝總要來到這里品酒賞花。在完成的復原圖中,一共呈現了油松、側柏、旱柳、絳柳、楸樹、核桃、柿樹、七葉樹、絲棉木、桑樹、連翹、杏等數十種植物。
杏花春館位于九洲景區(qū)西北端,也是整個景區(qū)的最高點,意仿西北昆侖山。這處景觀以唐代詩人杜牧在《清明》一詩中所描繪的“杏花村”為意象,呈現了一種純樸的田園情趣。館前的菜圃里根據不同的季節(jié),種植有各類瓜果蔬菜。一到春季,杏花爛漫,皇帝總要來到這里品酒賞花。在完成的復原圖中,一共呈現了油松、側柏、旱柳、絳柳、楸樹、核桃、柿樹、七葉樹、絲棉木、桑樹、連翹、杏等數十種植物。
造園者借它們畫龍點睛,帝王用它們宣揚教化,而今天,我們則借助它們——四時花木,來讀懂圓明園的文化密碼。圓明園中曾盛放哪些奇花異草?每個庭園景觀的植物如何巧妙組合?古今花卉的雙重身份怎樣一辨究竟?植物景觀復原專家將為我們一一揭曉。
圓明園內一百五十余處景觀
“所有的山丘都被樹木覆蓋,這里最常見的是開花的樹。再遠一點,你可以看到空無人跡的山上郁郁蔥蔥的野生樹叢。那里有高大的用材林,也有外國樹種、花樹、果樹……”。乾隆朝法國傳教士王致誠,在給友人的信件中,曾極力描摹親眼目睹的圓明園盛景,希望借此把奇異瑰麗的植物景觀,重現于大洋彼岸友人的眼前。
凡中國國家地理網刊登內容,未經授權許可,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